建「大灣區氣泡」是當前首務
2021-04-29 00:00政府即將相繼實施「回港易」和「來港易」新措施,讓港人與內地居民入境可免十四日隔離,邁出了兩地通關重要一步,但他們返回內地後仍須檢疫,故許多人未必成行,起不到立竿見影之效。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昨提出,政府下一步應集中火力向內地爭取建立「大灣區旅遊氣泡」,只要接種兩劑疫苗及完成檢測,回程便不用隔離,可在區內自由往來。這建議如能成事,兩地往返人流便可大增,經貿往來與旅遊將可恢復,從而帶動經濟活動,政府應以此為當前首務,爭取盡快實現。
內地當局要求由港入境人士隔離十四天,主因是香港疫情仍未清零,為免輸入病毒,檢疫措施不敢貿然放寬,從防疫角度看,此舉實屬合理。在這情況下,政府可向內地提出分階段建立氣泡,首先讓打了兩針的人士(包括本港和內地居民)入境內地後只隔離七天,在過渡期內努力把疫情壓低,令內地當局增加信心。
在全面開放之前,林健鋒提議先與內地建立「大灣區商務氣泡」,兩地經貿人士如已打了兩針,便可前往大灣區內一個城市,但只限在該處停留。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也有類似意見,指商家可直接駕車至內地廠房,由一點到一點,當局可追蹤汽車的行蹤,確保不四處走動,若能做到這點,就毋須隔離檢疫。
「商務氣泡」如能實行,兩地商界人士便可在限定的地方自由往來,比起目前的檢疫限制,方便得多,時間成本也大減,大大有利推動兩地的經貿活動。
當香港疫情持續好轉,數據證明傳播風險已降至極低,政府就可爭取將大灣區氣泡擴至旅遊,把港星旅遊氣泡的模式,應用於大灣區城市之間的旅遊活動,旅客只要打了兩針及完成檢測,並使用互認的健康碼,便能四處遊玩。
港澳皆欲通關 應積極爭取
在這過程中,政府也可特別與區內某一城市先行磋商,例如澳門與香港都有需要盡快恢復旅遊,應爭取率先建立兩地旅泡,令市民可以早日「過大海」到澳門玩樂,這對兩地重振經濟都有幫助。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曾與澳門特首賀一誠探討此事,相信有一定機會落實,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確保港人進澳門後,不會轉往內地其他地方。
建立「大灣區旅遊氣泡」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往來人士都必須接種兩劑疫苗,如果市民看到這個前景,打針的動力便會加大,而隨着更多人接種,疫情亦會更快好轉,在互相促進下,疫苗接種率料會提高,經濟也可因兩地往來人流上升而加快復甦。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