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億人走出貧窮陰霾 極速創「人間奇迹」

2021-06-2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中共十八大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精準扶貧」理念,通過異地搬遷、轉移就業、產業發展等方式,短短八年令貧困縣全部「摘帽」,極速完成中國歷代治國安邦的頭等難事,在建黨百年之際「邁入小康社會」。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已有近八億人走出貧窮陰霾,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七成以上,史無前例。專家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能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其經驗將如同抗擊新冠疫情一樣,成為許多國家的學習範本。

習近平曾言:「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同貧困作鬥爭的歷史。」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中共建國後,在經濟發展上走過不少彎路,直至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中國仍是個貧困大國。一九八六年起,政府開始採取大規模開發式扶貧,通過修建基礎設施,發展教育,提供優惠貸款等,着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取得不錯效果,成功「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但城鄉差距持續拉大,不少窮鄉僻壤仍然在赤貧中掙扎。

十八大後,中國扶貧工作進入新階段。二〇一三年十一月,習近平考察湖南湘西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要求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對扶貧對象精確識別、幫扶。二〇一五年十月,中央提出二〇二〇年實現全國脫貧的目標,動員全國全社會力量推動落實。

今年二月二十五日,北京隆重舉辦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習近平宣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九千八百九十九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八百三十二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帽,並形容中國創造了「人間奇迹」。

「中國扶貧展示的強大動員力令我吃驚」,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六月中參加本港舉行的「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會」時,讚揚中國的扶貧政策非常有效,官方對貧困地區的醫療保健、教育和衞生設施等情況展開摸底調查,確保每個貧困戶能得到幫扶,每座村莊都有專人負責。省、市、縣、鄉、村五級黨組織的書記相互協調,定期評估,確保扶貧的精準和公正。

「精準扶貧」規劃比過往更具體靈活,涉及產業發展、轉移就業、易地搬遷、教育、健康、生態保護、兜底保障、社會扶貧等八大路徑。官方同時鼓勵科技扶貧,貧困地區的特色產品,如陝西柞水木耳、甘肅禮縣蘋果、雲南西盟山林百花蜜等,紛紛通過電商平台銷往全國。去年四月,習近平曾專程到陝西柞水縣參觀「柞水木耳」直播帶貨,稱讚「大有可為」。

庫恩說,更重要因素的是最高領導人的承諾,「習近平幾乎去到哪裏都強調扶貧,並鼓勵黨的幹部定期走訪貧困地區」。他認為,中國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與成功遏制新冠疫情一樣,「未來的歷史學家會將之定性為這個時代的標誌性事件。」

今年三月,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向國際社會總結中國滅貧的四點經驗:一是堅強有力的領導,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三是動員全社會力量,四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傑弗里‧薩克斯說:「中國與貧困的鬥爭是歷史上最傑出的鬥爭之一,為世界其他地區提供了借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