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襲風險勿低估 美化暴力須嚴打

2021-07-05 00:00

兇徒在鬧市刀襲警員,險些奪命,警方初步調查發現他受失實資訊和煽動言論影響,但不排除背後有更複雜原因,包括行動可能有預謀、有組織,所以警方已將此案轉由國家安全處負責,提升至國安層次。警方如此重視恐襲風險,並高調譴責和調查美化暴力的訊息,實屬必要,因據外國經驗,孤狼式襲擊往往由恐怖組織策劃,而美化暴行的訊息如廣泛流傳,會激發更多人跟隨,這正是幕後黑手想達到的目的。除了警方,全社會都應對此風險高度警惕,合力遏止。

今次冷血襲警,表面上是兇徒單獨行動,但案件留下一連串疑點,需要全方位調查,包括他背後有沒有組織連繫?事前是否有其他人參與策劃,並在現場掩護或協助?事前有無收到特別訊息?血案發生後的「悼念」,有否組織或個人蓄意發動?

利用網絡發動 手段更兇殘

這種種謎團,並非杯弓蛇影,也不是子虛烏有的陰謀論,一些蛛絲馬迹已開始浮現。事實上,外國一些孤狼式恐怖襲擊,大多數不是個人即興行為,而有深層組織連繫。以伊斯蘭國為例,在其全盛時期,於敍利亞奪地建國,從世界各地招攬大批「死士」加盟,後來基地雖被剿滅,卻仍通過互聯網號召大批極端分子,在各地繼續打「聖戰」,一些人在毫無先兆下突然發難,用兇殘手段濫殺無辜。事後兇徒在網上被奉為「烈士」,伊斯蘭國則藉着宣揚「殉道者」,鼓動更多人加入恐怖活動行列。

由於網絡平台愈來愈發達,恐怖組織的推手只需在電腦鍵盤發號施令,對信徒進行深度「洗腦」,就可發動恐襲,當中並無實體組織,行動也以個人為單位,不會集體進行,所以各地反恐部門無迹可尋,往往防不勝防。這種新的恐襲形態,也可能在香港出現,今次兇徒襲擊警察,會否屬於這類型,有待警方深入調查。

這發展的確不能不防。其他國家的恐怖主義演變有一個規律:社會經過群眾暴亂後,多數參與者會回復正常,由激情變為消沉,但有少數極度狂熱分子,不甘於鳴金收兵,而往更極端的方向走。他們的活動變得更隱蔽,宗教式思想熏陶更強,並採取更兇殘的暴力手段,為了宣泄仇恨,殺人放置炸彈都在所不惜。

香港目前正處於這階段,隨着《港區國安法》實施,動亂已大致平息,但部分在「黑暴時期」打砸紅了眼的激進分子,以及仍在背後蠢蠢欲動的政治組織,卻隱藏在暗角伺機反撲。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上周六就指出,自前年暴動至今,警方共破獲二十宗涉及爆炸品和手槍的案件,疑犯有計畫地進行襲擊行動,手法與外國的恐襲類似。這些受極端思想激化的人,平日可能與常人無異,但會突如其來發動恐襲,當局對此必會嚴厲打擊。

加強偵查力 禁制煽動訊息

然而,這類極端組織比過往隱蔽,更懂得保密和偽裝,調查難度將更大,警方國安處與反恐部門須加強網絡偵查能力,特別是本土激進組織內部及與外國聯繫的訊息,並建立更精密資料庫,密切監視可疑人物與團體,將預防機制升級。

近日網上出現種種美化暴力、煽動仇恨的言論和訊息,以及部分人在街頭搞悼念活動,目的是塑造襲警兇徒的「光榮」形象,以激發更多人效法,而這正是幕後黑手的意圖。因此,警方必須強力禁制,並對散播訊息者繩之於法。

李家超已提出警告,指上述行徑可能觸犯《港區國安法》,是極嚴重罪行。可見執法當局將對此施以鐵腕,把恐襲活動剿滅於萌芽階段,這對維護香港穩定非常必要,值得社會支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