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 倡加強認識本地史

2021-12-20 00:00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之一王鑫淼(圖右一)認為,應加強港人對本地史的認識。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之一王鑫淼(圖右一)認為,應加強港人對本地史的認識。

(星島日報報道)港人對歷史重視程度不足,甚至對本地史不了解,新一屆「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王鑫淼指,社會基礎是建基於歷史發展,研讀歷史學會分析史料的真確性,又認為當局與學校應考慮學生心智程度,以適合方式推行國史教育;另外兩名得主梁俊軒及陳詠琛,均選擇到內地攻讀文史課程。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青年要正確認識國家歷史,加強身分認同,以免被誤導。

第十屆「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上周六舉行頒獎典禮,今屆共有三人獲獎。畢業於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現就讀中文大學文學院一年級,主修哲學的王鑫淼,是唯一親身領獎的得獎者。他坦言港人不太重視歷史,忽略其重要性,但社會正由歷史所形成,又認為讀歷史須具備考證資料準確度及真實性的批判思考能力,不能盲目相信史料。

對於有小學早前在課堂播放南京大屠殺紀錄片,真實的虐殺畫面致幼童受驚不安,引起軒然大波,王鑫淼認為向學生教授國史教育確有需要,但無必要向幼童播放殘忍片段,「小孩心智未成熟,教育局及學校可運用其他方法,推行國史教育。」他認為當局應該普及學生對於本地史,如香港保衞戰等認識,「港人應該要了解本地的歷史,但這方面比較欠缺。」

雖然大學主修哲學,但王鑫淼指自己未停止學習歷史,「由孔孟到宋明理學,中國哲學發展與歷史背景息息相關,兩者之間可以互補,我希望在研討思想的同時,亦能探究其對歷史的影響。」

其餘兩名得主,畢業於英華書院的梁俊軒與高主教書院的陳詠琛,分別升讀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類專業,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兩人通過影片分享得獎感言,梁俊軒指社會充斥野史,以及大眾對中史的偏見,期望以後能成為中史學者,參與編修通俗史書推動中史普及文化;陳詠琛則稱,大學選修考古學是不滿足紙本上的歷史,欲通過實物去還原歷史真相。

主辦活動的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會長何漢權指,梁俊軒與陳詠琛均因為內地歷史文化發展根基深厚,而選擇赴內地升學,認為要反思本港大學的文科學系有否需要擴展領域,或吸引更多「大師級」文史教授來港,以挽留尖子生。港大名譽院士丁新豹亦指,本港九所大學均無考古專業,有志投身的學生報讀無門,相信兩人在內地升學,在名師指導下,學習必然事半功倍。

擔任主禮嘉賓的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強調學生須正確認識國家歷史,欣賞中華文化及傳統價值觀,批評近年有人藉學術及言論自由,發布似是而非的說法或充滿偏見的觀點,認為青年倘對歷史沒有正確認識,或受到影響;當局舉辦九一八事變及南京大屠殺等紀念活動,是提醒學生勿忘國家抗日經歷,培養對國家的歸屬感及國民身分認同。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