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同心抗疫 打贏疫情防控保衞戰
2022-03-16 00:00香港第五波疫情形勢持續嚴峻,牽動着各方的心。中央有關部門和地方聞令而動,全力增援香港。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旋即成立,兩地協調機制默契配合,五個小組迅速展開工作。援港醫學專家、核酸檢測和醫護人員火速抵港,抗疫物資紛至遝來,火眼實驗室迅速落成,青衣方艙醫院七天即竣工投入使用,其他方艙醫院和應急醫院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內地與香港之間緊急開通多條水路、鐵路運送援港物資,確保香港當前最逼切需要的物資供應穩定。院舍急需護工,上水屠房急缺屠宰員,內地一一派員馳援。這一切,讓大家再次感慨:千山一脈,萬水同源,祖國永遠是香港最堅實的後盾,「香港有求,祖國必應」。
然而,值此戰疫關鍵時刻,一些外國媒體和反中亂港勢力卻打着自己的政治「小算盤」,對廣大香港民眾健康安全遭受的威脅視若無睹,反而鼓吹各種負面論調,污蔑抹黑內地援港抗疫舉措,挑撥香港與內地關係,斷言香港防疫學不成內地,慫恿香港「躺平」、效法美歐「與病毒共存」。這些惡意曲解和肆意抹黑,只會讓人進一步看清,究竟誰才是真心幫香港,誰又在對香港落井下石。
「與病毒共存」並非優選路徑
西方社會個人主義盛行,絕大多數人不願為集體和他人犧牲部分個人權利和利益,導致系統性抗疫努力失敗,最終不得不以「淘汰部分人」的沉痛代價,換得美其名曰的「與病毒共存」。這是抗疫的無奈之舉,並不是優選路徑。僅看美國,就出現了逾七千九百萬人感染、九十六萬人病亡的悲劇。難道這些人的生存權和健康權就可以被漠視嗎?難道這就是個別國家天天掛在嘴邊的「人權」嗎?
香港人口稠密,老齡人口佔比高,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只有採取快速、高效、嚴密的疫情防控措施,才能避免新冠病毒高速傳播。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病毒雖然多是輕症,但其致死率仍遠遠高於流感,而且後遺症嚴重程度尚不明朗。如果盲從某些西方國家的「與病毒共存」策略,免疫力最弱的數以百萬計的長者和兒童將成為疫情下的犧牲品。病毒傳播不分人群、地域和時段,盡快穩控疫情是當前香港壓倒一切的任務,能前進一步就前進一步,能多做一分就多做一分。鼓噪香港放棄抗疫鬥爭直接「躺平」,根本不是為港人的福祉着想,包藏的恐怕是干擾破壞特區團結抗疫大局的禍心。
眾志成城 香港一定能贏
當下,香港抗疫最寶貴的是信心,最重要的是團結,最逼切的是行動。「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大家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鋼鐵般的抗疫意志,克服厭戰避戰怕戰的躺平心態,絕不能被錯誤論調混淆視聽,動搖抗疫決心,影響抗疫成效。特區政府要在中央的支持下,切實履行抗疫主體責任,身先士卒、分秒必爭,統籌十八萬公務員、統籌民間力量,集結全港資源,上下同心,迎難而上,以戰時狀態和非常作風、非常決心、非常舉措、非常速度,投入這場大戰,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任何一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都會給治理者帶來嚴峻考驗。但是,沒有越不過的山,沒有跨不過的坎。從一九九七年應對亞洲金融風暴,到二○○八年應對全球金融海嘯,從二○○三年抗擊沙士疫情,再到抗擊前幾波新冠疫情,每一次,香港都在中央的支持下,在特區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渡過危機。這一次,相信也不會例外。從一代代傳承的獅子山精神中吸取力量,從每一塊短板上不斷發力精進,在一次次磨難中愈挫愈強,香港一定能行!
鄭岩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