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六月恐爆新一波 籲選清零或風土病

2022-03-23 00:00

不少港人出現抑鬱或焦慮,精神健康欠佳。圖為死者家屬於富山殮房戶外冷凍櫃認領遺體時,傷心拭淚。
不少港人出現抑鬱或焦慮,精神健康欠佳。圖為死者家屬於富山殮房戶外冷凍櫃認領遺體時,傷心拭淚。

(星島日報報道)第五波疫情出現回落象,政府日前公布將在四月二十一日起分三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港大醫學院昨日表示,若六月全面放寬措施,估計會觸發第六波疫情,屆時會有多二百二十一萬人染疫,並增一千五百四十宗死亡個案。港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指,本港應趁現時決定香港未來抗疫前路,是繼續採取「清零」政策,即政府需要做全民檢測及做好確診者隔離工作,還是在提高接種率及有足夠新冠藥物覆蓋率的可控情況下,「走向風土病」。不過,他指出,兩個策略是殊途同歸,形容清零是「中轉站」,而邁向風土病是「終極站」。
梁卓偉預計,現時全港約有四百四十萬人已感染新冠病毒,絕大部分人正在康復或已康復,相信疫情在三星期前已達高峰,第五波疫情目前出現較回穩情況。他續指,如果沒有其他因素影響,預計到四月二十一日,本港感染數字將下降至三位數,並有四百五十萬人受到感染,包括八千三百八十三宗死亡個案。
下月底料近8400死亡

港大醫學院根據數學模型推算,若按政府公布的路圖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在四月底及五月初時,即時繁殖率可能會升至一以上,並於六月初若全面放寬防疫措施下,將在首周即掀起第六波疫情,並維持約兩個月,屆時將另有二百二十一萬人受感染。若屆時派藥率能夠達到超過五成,高峰期每日將有約五百個入院個案,則仍是公營醫療能夠承擔的壓力。港大相信,基於新冠特效藥至少可降低入院及死亡率達七成,第六波疫情下,估計約有一千五百四十人死亡。

對於本港整體抗疫路,梁卓偉強調,本港應趁現時反思其後是否繼續採取「清零」政策,還是改以「走向風土病」,但他指兩種選項其實只是時間問題,重申選擇動態清零是一個「中轉站」,而選擇邁向風土病則是「終極站」。他說,只要有開放措施,社會最終要預備面對第六波的來臨,更有可能是傳播力更強的新變種病毒。而從科學上的角度,他認為第二選項較為安全,並能把負面影響減到最低。他強調無論選擇哪一項策略,都應該盡早選擇,並做好最好的準備。

他表示,如果選擇「清零」,便必須緊守入境檢疫措施,並要比一月初時的措施更嚴謹,包括檢疫酒店和機場也要做到「滴水不漏」。另要在確診數字達回落至三位數時,進行全民核酸檢測配合,同時要有多項準備,包括將確診者隔離、安排密切接觸者及次密切接觸者檢疫、考慮如何處理帶有病毒殘餘的感染者等。但他強調,當全港六成人已感染並康復,要在當中找出仍有傳播力的千名隱型患者會有一定的難度,何況現時全球都未有類似的經驗。
十個港人一個抑鬱

另一選項是「走向風土病」,梁卓偉說在這個策略下,以「減重症、減死亡、減醫療負荷」為目標,包括入院人數不能超過醫院的承載量,並要把死亡個案減到最低,但採用「混合免疫」的方案需要市民打針到位,並最好打齊三針,六十至八十歲以上長者,打三針比率提升至九成以上。他相信,目前已有約六成人已感染和有一定抗體,若在未來一個月,當局能夠提高疫苗接種率、增加採購新冠口服藥、市民亦更有處理確診經驗時,或可於可控情況下產生「自然免疫」。不過他認為若採取這個策略,需要考慮多個未知數,包括新變種病毒的致命率等。

至於疫情之下,不少人都出現抗疫疲勞,甚至有抑鬱或焦慮情況。港大公布最新精神健康數據,指港人在今年一月出現抑鬱的數字與二○一九年社會事件的數字相近,差不多每十人就有一人出現抑鬱情況,而出現焦慮症狀比率高達百分之十四,即每七至八人就有一人感焦慮,情況值得關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