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山寨惡意炒作頻生

2022-05-10 00:00

身穿華服小朋友在武漢園區打卡拍照。
身穿華服小朋友在武漢園區打卡拍照。

(星島日報報道)漢服愈來愈火爆,熱潮之下難題不少,抄襲山寨、惡意炒作等亂象層出不窮。「漢服很好,不過能監督一下商品質素就更好了」、「麻煩形制和質量搞好點」、「服裝市場苦盜版維權難久已」……漢服市場爆發的話題登上熱搜,網友在點讚的同時,亦不乏吐槽,指漢服產品質素參差,盜版問題嚴重。
造工粗糙 廉價取勝

漢服行業內最為突出的一大問題就是山寨。隨着漢服快速發展,生產工藝也從昔日的量身定制到「流水綫化」,因此出現一批「白菜價」產品。簪花閣漢服工作室有一款售價在兩百元左右的漢服配飾,就曾被另一家門店抄襲,對方替換了花紋材質,工藝也相對粗糙,但憑藉着九十九元的價格,一天的銷量能達到數百件。

另一位漢服商家敖珞珈亦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她稱漢服最常見的是爆款抄襲,一些抄襲者輕度修改爆款產品,減少新品試錯成本的同時,以廉價迅速佔領市場。

艾媒諮詢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大眾對漢服的瞭解程度較低,對漢服有大概的認識的人數佔比只有四成多。並且,近年漢服盜版山寨增多,嚴重限制了行業的健康發展。超過三成的漢服消費者表示曾經購買過山寨漢服。
「饑餓營銷」掀二手炒風

相比之下,走高端定制路綫的明華堂,在業內評價較高,最為「出圈」。雖然一套漢服動輒七八千,甚至過萬元,但絲毫不減漢服愛好者對它的喜愛。不過,高昂的價格與漫長的工期營造「饑餓營銷」,因此加大了市場的炒作風氣。有不少愛好者高價收二手,導致明華堂的衣服在二手市場更能炒出兩三倍的價格,被同袍戲稱為「行走的人民幣」。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盤和林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漢服文化正在擴圈,行業可能缺乏標準、體系,尤其是在質量、材質、定價等方面,還缺乏一些標準推動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