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兩成歐盟企業擬撤走
2022-05-17 00:00
(星島日報報道)上海作為中國經濟重鎮,停擺一個半月,這對貨運物流、產業鏈供應鏈造成阻滯,嚴重影響外資企業運營及投資信心。前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警告資本可能外逃,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更放話:「除非改變防疫政策,否則投資信心很難恢復。」不過,港商仍看好上海的特殊地位,上海香港商會會長黃有權對本報表示:「國家將上海定位為金融、科技、航運中心,如果保持這個方向的政策支持,這兩個月的波動會慢慢恢復。」
五月十一日,一艘載運着四千多輛特斯拉電動車的貨船從上海南港碼頭出發,駛往歐洲斯洛文尼亞。這是特斯拉自四月十九日復產以來首批次整船出口的電動車。「大約只佔以往出貨量的兩成,算很小的數量。」上海獨立諮詢顧問許先生向本報記者透露。
特斯拉也難恢復產能
在物流跟不上、多數員工封控在家的情況下,很多外企仍須交付原定的生產定單,因此須承受大量違約罰款。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內地今年四月出口按年增長百分之三點九,創近兩年最低增速。
無法如期交貨遭罰違約金
許先生表示,國內的客戶接受「封城」為「不可抗力」,產品可以通融延期交付,但許多海外客戶並不完全承認這個理由,在滬外企因此面臨違約罰款,或者法律訴訟。
長達近兩月的「封城」,影響外企的投資信心。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黃峰坦言,本輪上海疫情,封閉時間長,影響面積廣,外商在上海投資的信心有所降低。
中國歐盟商會開展的《商業信心調查二○二二》顯示,四分三受訪企業的整體經營受到嚴重影響;兩成考慮將對華投資轉移至其他市場,這一數字是年初的兩倍多。中國美國商會五月初完成的調查顯示,內地這波疫情爆發後,逾半數在華美企減少或推遲投資項目,近六成下調了今年的收入預測。
為了協助外企緩解供應鏈問題,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日前會見歐美日等八個外商團體,國家稅務總局也加大出口退稅支援力度。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對瑞士《市場報》表示:「沒有任何財政政策能夠彌補防控造成的限制,除非改變防疫政策,否則投資信心很難恢復。」
許先生分析,「隨着中國勞動力成本增加,在過去五年,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已經將生產綫轉移到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港資:投資南京杭州分散風險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外資仍有強大吸引力。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近日表示,將擴大其上海工廠規模。他說,從長遠來看,中國市場將佔特斯拉全球銷量的三成左右,去年全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年度交付量,已佔據其全球版圖的「半壁江山」。
上海香港商會會長黃有權對本報表示,「在內地最重要就是政策支持,上海在金融、科技、航運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大,行業巨頭和人才也聚集在上海,這次封城依然是短期影響。」
不過他坦言,港資對上海的長期投資計畫會更加慎重,或會考慮在南京、杭州等周邊城市追加投資,「不會將所有的雞蛋擺在同一個籃子裹。」上海香港商會在四月份對三十多間企業進行深入電話訪談,調查結果顯示,銀行、地產、進出口等港商的投資信心均受影響。
奢侈品企業LVMH集團的一位系統管理人員也對本報說,上海是該公司在內地市場的總部,其他省市均須從上海倉庫補貨,「誰都沒料到上海會封控近兩個月,上海以外的城市只有一些小倉庫,我相信未來會做更充足的倉儲和物流方案。」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