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而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危機和對策

2022-07-21 00:00

香港在中美博弈之間處於一個極之不利的位置,英美政府和西方媒體到現在還是不斷發布特區和中央政府損害香港人權法治的消息。美國外交人員的說法是:制裁香港特首和個別官員,並不是刻意針對香港,目的是向中方施壓,從而希望改善香港的法治和高度自治被破壞的情況。除此以外,美國政府也針對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啟動「金融脫鈎工具箱」。香港失去「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潛在危機已經浮現到表面。

倫敦是世界最古老的國際金融中心,英倫銀行在一六九四年成立。一九七九年,英國取消了外匯管制,並逐漸放鬆監管條例,直至二○一六年英國通過「脫歐公投」這段時期,英國金融業不斷增長。但是由於「脫歐」的政治決定。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極有可能逐漸被其他歐洲城市代替。

紐約毫無疑問是現在的世界金融中心,二十世紀中期開始超越倫敦的世界領導地位。由於美國的國力,金融市場的深度和精密程度,美元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貿易貨幣,加上美國政府明白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金融市場是美國國力主要組成部分,所以很難想像紐約會失去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在八十年代成為「亞洲四小龍」,從來都是低稅制和資金自由流動的地方,英治時期從倫敦引入人才和金融監管制度沒有難度。當年的香港是英國貿易的主要外站,支持香港亦符合英美的商業利益,所以香港順利取代東京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由於人民幣資本帳不開放,所以短期內上海難以替代香港成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但內地有一個流行的說法是:香港在回歸之後才演變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實施「一國兩制」,推行跨境理財通、債券通南向通、成為主要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等等措施,就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底氣。
新政府能否善用自治權

但是提供「交易便捷」和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第一個概念只涉及市場、效率和實際需要。而第二個概念涉及地緣政治、外交關係,中國和世界各國的互信和關乎中國能否走上和平崛起的道路,或者美國是否願意和中國分享金融中心權力。美國政府深深了解「國際金融中心」是國力的主要組成部分,所以不難想像到,美國針對香港真正目的,是希望阻攔中國的和平崛起。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中美關係不會回到友好的「基辛格時代」。現時的美國政壇普遍認同中國是競爭對手,而且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唯一出現過、極有可能威脅到美國霸權地位的國家。

政治穩定、公開透明的管治制度,獨立和聲譽良好的司法制度以及新聞自由,是香港能否保住「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鍵條件。特區政府有需要了解過去不少「改革開放」的思維也是源自香港。如果特區政府繼續對媒體或國際社會發表超越國家安全需要的聲明的反擊,將會使國外投資者對香港「法治」和「新聞自由」失去信心。

英國脫歐是一個政治決定。新一屆政府上任後和「治亂世用重典」時期過去之後,中央在涉港問題上是否開始採取比較溫和手段,香港特區政府能否善用《基本法》下的自治權去處理防疫等和通關等內部事務,也是直接影響香港能否保住「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政治決定。
龍家麟
民主思路理事及聯席召集人(國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