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才女國際賽屢獲獎

2022-10-18 00:00

左起: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小提琴天才少女周汝樺、周汝樺母親。
左起:立法會議員陳穎欣、小提琴天才少女周汝樺、周汝樺母親。

(星島日報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明日發表本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全國青聯委員、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近日與各界青年交流、了解訴求。「小提琴天才少女在國際賽事屢獲大獎,香港政府竟一無所知,遑論支援發展」,她邀請十二歲的周汝樺及其母親一同對談,了解藝術人才的培養中兼顧學業與訓練的壓力以及經濟重擔。陳穎欣希望政府在支援青年多元發展方面於《施政報告》能有所着墨,為專才發展提供切實援助,將相關領域做到普及化、盛事化、產業化。
三歲初便對小提琴「一見傾心」,周汝樺六歲稚齡時首次拿起小提琴,短短四年內達到了演奏級文憑的水平,九歲已在歐洲首次公開演出,多年來於亞洲及歐洲的不少音樂比賽中屢屢奪冠,更於去年獲頒葛量洪音樂獎獎學金。今年八月,在德國舉辦的Kloster Schöntal國際小提琴大賽中,汝樺是所屬年齡組別能進入決賽的十一位小提琴手之一,大中華地區唯獨她一位,更獲頒亞軍榮譽。

榮譽背後的艱辛則是鮮為人知。除了師資、練習場地費用,小提琴與身形需相配,汝樺由小童成長為少女,六年已換了四部琴。往來不同國家參賽的開支亦不容小覷,據周母透露,單是今年在德國已支出六位數。

她坦言政府幫助甚少,出國比賽無論報名、資金「全部自己搞掂」。需兼顧學業與專業,壓力也落在年幼的汝樺身上。「最大的心願就係少啲功課,可以多啲時間練琴,同學生日party根本唔敢諗。」參與國際賽事少則幾周,傳統學校不予批假,她只得轉學,一邊適應新環境,一邊繼續參賽。
9歲歐洲首次公開演出

花費如此財力、精力,是否前景就一片光明?周母坦言香港表演場地匱乏,又偏愛請外國知名琴手,本地音樂家多靠「教琴」維生,因而許多家長「覺得唔抵」而放棄。就算已認定要走專業道路,本地大學又無太多選擇。「歐洲的同齡參賽者多參演機會,比賽果陣完全唔緊張,技巧欠佳但樂感好好。」汝樺眼中流露出羨慕,透露自己的參賽琴借自韓國,香港無此渠道。

眼見如此人才香港或要錯失,陳穎欣倍感心痛。「如果香港能夠舉辦國際比賽,何須飛來飛去?如果有足夠的表演機會與經濟支援,何須為生計煩惱?」她接觸到其他專業的青年人亦有此困境:跆拳道專才資歷深厚,但要打兩份工養家;龍獅隊獲獎無數,卻只能在天橋底訓練。「相關政策局甚至完全不知有此等人才,何來支援?」她建議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推動體育、文化、藝術的專才發展,包括推行「雙軌職業教育制度」、升學空檔年(Gap year)、出國參賽資助等等,同時增建不同範疇項目的練習場地及表演場館。「要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就做到普及化、盛事化、產業化,才能令發展更持續性,培養更多人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