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過渡屋拆遷 大埔重置
2023-02-19 00:00
(星島日報報道)全港首個以「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由社聯與東華三院統籌及營運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南昌220」昨日進行拆遷工程,模件將運至位於洪水橋的貨倉作檢驗維修,之後會送到由九龍樂善堂營運、位於大埔黃魚灘的過渡性房屋項目,重新裝嵌使用。
房屋局項目註冊結構工程師張耀新表示,整個拆遷過程分為4個階段,拆遷前會把機電設備和單元之間密封物移除,過程會加上安全圍網等設備,確保公眾安全。在拆遷過程中,每4個單元就由一塊鋼板連接,只需鬆開螺絲,就可以將每個長12米,闊2米,高2.9米的單元,用吊車吊運至地面的貨櫃車送走,移到洪水橋貨倉進行檢查及維修,再運到大埔黃魚灘,為新過渡性房屋項目作原座重置。他又提到,特別為單元設置鋼架,讓單元可垂直吊運,避免單元吊運時變形。另外,所有組裝單元都配有二維碼,方便重建時辨認位置。
模件先運洪水橋維修
房屋局項目總監陳立銘形容,拆遷過程為項目劃上完美的句號,不過組裝合成元件的故事尚未完結,元件經檢查和翻新後,將會搬遷至另一個過渡性房屋重複使用。
「簡約公屋」將沿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單位日後亦擬拆卸重用,拆遷成本惹起關注。作為本港首個拆卸重用的建築物,被問到拆遷費用,陳立銘表示,費用已包括在新項目的建築成本中,「當日嘅價錢亦都係成支標書裏面其中一個部分,所以暫時都唔會拆得到咁細嘅數目,因為要求佢落標嘅時候,亦都唔會落得咁仔細。」
至於「南昌220」租期只有兩年,成功上樓到公屋的住戶只有約四分一,部分住户要重返劏房,被批評政策失敗。陳立銘表示,項目屬試驗性質,「當年我哋嘅諗法都係畀住户有個短期紓緩」,現時有空間檢討和思考租期問題。
房屋局表示,「南昌220」項目,在2020年8月至去年11月的營運期內,累計協助94個住戶共175人改善生活環境和質素。截至上月底,政府已覓得土地提供超過2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當中超過6900個單位已落成;預計明年底會有另外約9500個單位落成。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