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研混合實境助醫生施手術

2023-08-21 00:00

施君易與團隊開發一套MR手術輔助軟件,協助醫生完成外科手術,同時便利教學。
施君易與團隊開發一套MR手術輔助軟件,協助醫生完成外科手術,同時便利教學。

醫療科技產品日新月異,城市大學有博士生研發「混合實境」(MR)手術輔助軟件,讓醫生在施手術時佩戴MR眼鏡,猶如「打機」般實時對照病人的醫學圖像,確保手術步驟無誤。新技術在今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勇奪「評審團嘉許金獎」,目前已在本港公立醫院進行臨床測試,未來將擴至大學醫學院及動物醫院,作為教學或臨床用途。
城大工商管理博士生施君易,在疫情期間成立初創公司,獲大學投資100萬元,與團隊開發一套MR手術輔助軟件,外科醫生佩戴MR眼鏡後,可於手術期間實時對照病人手術位置的3D模型,參照已編定的步驟施行手術,並以手勢、眼球動態移動手術模型查看器官結構、翻閱預先匯入的相關檔案,降低手術失誤風險;手術前亦可按醫療影像規劃手術細節。
遊戲化呈現醫療圖像

傳統的手術,醫生需靠電腦展示病人X光片,判斷切口位置。施君易稱,軟件運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3D模型,與病人手術位置重疊,「醫生直觀知道要落刀的位置」,過程儼如「打機」般,期間可通過眼鏡的視像鏡頭,將手術實況傳送至遠程用戶,便於海外醫生協作及教學培訓,「遊戲化形式呈現醫療圖像,令醫生有興趣繼續用,教學時醫科生亦不會覺得枯燥。」

新技術於今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勇奪「評審團嘉許金獎」,年初於公立醫院的骨科手術展開臨床測試,料年底至明年初可擴展至其他專科手術。施君易表示,3D模型雖非百分百準確,但按現時測試結果顯示,系統無阻手術的安全性。他亦指,AI僅花約1小時便能自動生成病人手術數據報告,並通過演算法推算不同治療情況,「醫生能從眼鏡看到最新的資料,協助進行較緊急的手術」,同時大幅減省醫療人員的工作量。
公立醫院做臨床測試

施君易續指,正與本地大學醫學院磋商,讓醫科生通過MR眼鏡的實時轉播,向醫生學習臨床治療技巧。以急症室的教學為例,他指急症室環境擁擠,「醫生工作忙碌,無法讓學生逗留觀察」,軟件可輔助急症室醫生進行治療,亦讓醫科生從轉播中學習緊急診症及治療方法,「一旦碰上特別個案,醫科生(實習時)即使休班亦不會錯過」;亦擬與動物醫院合作,擴大臨床使用範圍。

對於近年手術機械人冒起,施君易認為,機械人減省醫生的手術工作量,變相騰出更多時間與病人溝通,「現時醫生與病人診症只有1至2分鐘,難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他相信,機器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交流,手術機械人只屬輔助性質,未必對醫生構成威脅,「未來(醫生)不用花太多腦力,可以花更多時間,與病人建立雙向關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