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語|亞運港隊創佳績 運動員前途光明

2023-10-07 00:00

奪冠的七人欖球代表隊成員姚錦成(左二)、武術銅牌得主陳穗津(左三)、銀牌得主劉徐徐(右三)。
奪冠的七人欖球代表隊成員姚錦成(左二)、武術銅牌得主陳穗津(左三)、銀牌得主劉徐徐(右三)。

杭州亞運會星期日(明天)閉幕,國家成功舉辦了綠色亞運會,香港運動員也取得佳績,相信亞運之後,杭州更為國際社會所認識,香港運動員方面,未來發展出路將更廣闊。

杭州亞運提倡綠色和節儉,雖說有56個競賽場館和31個訓練場館,規模是歷屆最大。然而大部分是舊場館改建,新建的只有12個;舉行攀岩比賽的紹興攀岩中心,由廢棄礦山改建;開幕煙花以「數碼煙花」代替實際煙花,避免有煙塵、粉塵;室內空氣淨化、用水等,都達到節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場館在亞運會後持續為民眾所用,不會空置。

香港運動員在亞運中取得耀眼成績,截稿時亞運未結束,不知最後獎牌榜,但直至現在,香港選手已取得44面獎牌,包括6面金牌,除了港人熟悉的張家朗、何詩蓓分別取得男子個人花劍及女子100米和200米自由泳外,奪得金牌的項目,有賽艇的林新棟、王瑋駿;男子七人欖球隊;男子高爾夫球的許龍一等,銀牌及銅牌數目接近40面,而香港男子足球隊擊敗亞洲勁旅伊朗,首次打入亞運四強;跳高運動員俞雅欣跳出新香港紀錄,獲得銅牌,是香港歷來首面田項的獎牌。
體院與校合作  學業運動兩不誤

回歸前,香港運動員基本上沒有出路,退役後幸運的擔任教練,不少人退役後要為生活擔憂。回歸後,在政府和各方努力下,加上體育學院的落成和學制的完善,運動漸漸成為年輕人出路之一。如張家朗,最初在英華書院讀中學,後來發覺他運動方面的潛能,轉到林大輝中學,其後為專心練劍暫停學業;去年張家朗獲香港浸會大學透過「優才運動員入學計劃」取錄,入讀浸大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修讀體育及康樂管理課程,職業生涯路向相同的,還有單車運動員、兩屆奧運會銅牌得主李慧詩,這在回歸前近乎不可想像。

香港體育學院跟學校合作,讓全職運動員和學生上午在學校讀書,下午由專車送到體育學院訓練,靈活設計課程,幫助年輕人兼顧學業及運動,創出好成績為港衝金。

政府也在努力提供精英運動員的保障和發展,為港增光的運動員退役後,也不愁沒有出路,相信日後年輕運動員的職業前景會更光明,職業生涯選擇會更多。

體育運動蓬勃,對香港整體經濟也有好處,香港有條件舉辦各種國際體育盛事,紅館、大球場、高球場及日後落成的啟德體育園,都是理想的國際比賽場地。在歐美國家,體育活動如職業籃球賽及足球賽,帶來很大經濟效益,周邊產品及活動包括創新設計、體育文化、醫療、飲食業及旅遊業等均受惠,體育產業從來吸金力強,對稅收有莫大貢獻,冀政府與社會大眾同心協力,推動香港體育運動發展。
鄭錦鐘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