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聯通大灣區 做中華文化代言人
2023-11-21 00:00
香港被賦予重任,目標成為國家對外交流文化的窗口之一,惟多位專家審視過去的文化推廣計劃及活動後,坦言本港在推廣上重「量」不重「質」,未有充分利用資源培養公眾的文化素養,亦令香港面對缺人才、缺文化氛圍的困境,對外宣傳效果大打折扣。有學者建議,本港應與「同根同源」的大灣區聯通,豐富文化資源,擴大產業市場,在不失本地特色下,與灣區城市攜手將中華文化帶出國門,邁向國際。
本港推廣中華文化被指政策零散、難深入校園,導致產業發展流於表面。有文化學者提出新觀點,指公眾教育也是重要一環,但過去本港試圖把推廣文化的「成果」量化,例如以活動數量、參觀博物館人數等,證明有好好進行推廣,實際上參加者有否因而更了解,甚至更喜歡中華文化,效果不得而知。
破解「死局」須提升大眾文化素養
要破解「死局」,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主席伍德基校長認為,政府要拿捏觀眾所需的文化深度。他指,推廣要「呈三角形」循序漸進,以開心喜慶的活動吸引廣大群眾外,也要嘗試滲入活動背後理念、精神價值及典故,繼而涉獵最高層次的研究型受眾。他估計,港府日後會再設立「中華文化博物館」,以中華文化為重,屆時打造及管理全新博物館將會是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的重要職能。
增加市民素養,增強社會的中華文化氛圍,有助香港達成《十四五規劃綱要》內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目標。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葉德平博士指出,西九文化區內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是理想範例,館藏中西薈萃,展示北京故宮館藏,並引進供外國展覽,如「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等,供香港市民和旅客欣賞。他提到,近期的「凝視三星堆」特別展覽,部分文物首次在四川以外的地方展出,也能為內地旅客帶來新鮮感。
不過,有學者提醒,本港缺乏雙向的推廣人才,恐影響文化交流的效果。教大粵劇傳承研究中心總監梁寶華不諱言,能夠代表香港向外國介紹中華文化的人屈指可數,舉例要向外國人解釋粵劇有何特色,既要熟悉粵劇、有中華文化底蘊,更要懂得說英文。他指,對外宣揚中華文化,不是為了比較中西文化的優劣,而是了解兩者有何不同、為何不同,「能夠解釋到社會現象形成的過程,如何形成現今的中國。」
凸顯自身特色 定位中西交融
要填補中華文化「代言人」的空缺,有專家建議,政府應把握與內地其他城市「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建立「大灣區文化圈」。該專家指,整個大灣區內的「9+2」城市均以嶺南文化為核心,他期待除了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文化創意和高等教育配套設施外,政府可以規劃建設「大灣區文化園」,豐富文化資源,甚至與大灣區共建人才培訓制度,解決本地文化人才不足的短板,助擴大本港產業。
事實上,政府也注意到有關問題。去年《施政報告》已提到,支持香港演藝學院為本地以至大灣區培養文化藝術人才、增加非本地生比例,以及在「北部都會區」設立新校舍。有業界人士預期,未來將有更多針對培訓大灣區文藝人才的學院或機構出現,充足的文化人才,才可為本港打好文化交流中心的基礎。
葉德平同意指,跨地域的文化合作,能形成更大、更全面的文化體系,認為本港可以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其他內地城市把中華文化帶出世界,「跟澳門、廣州等地連繫,除了解決資源短缺問題,亦可以拓展一程多站旅遊,成為香港往後的旅遊核心。」
另有專家指,要把中華文化推廣至世界,對外宣傳不應失去自身特色,特別是香港整體定位是中西文化交匯之處,若能顯示有關特色,相信更易吸引外國觀眾。以近期在泰國舉辦的「香港周2023」為例,本港樂團與泰國樂團合作演出音樂會,惟曲目多為西洋協奏曲,未強調結合香港乃至中國的元素;參考今年6月深圳文博會,首部中、法融合的創新音樂劇《尚伯岱車站》片段首演,便把法國經典喜劇、爵士音樂融入至中國戲曲音樂和粵劇,創新演繹中華文化,同時引起外國人的好奇心。
港府歷年推行多項文化推廣計劃及活動,例如康文署轄下「藝術節辦事處」每年舉辦「國際綜藝合家歡」及「新視野藝術節」,邀請本地及海外表演團體及藝術家獻藝;明年香港將首次擔任「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主辦城市,屆時由康文署負責整體策劃,計劃邀請灣區藝團與本地藝術家共同製作演出項目。
邀大專生設計非遺「手信」套裝
有學者期望本港藝術家可通過藝術節的文化交流,激發出更多原創且帶有本港「中西結合」特色的作品,展現出香港作為「中西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葉德平也建議,政府可邀請大專院校的設計學系學生,以香港20項非遺代表作為藍本,設計相關紀念品或「手信」套裝,於文化節中展出或贈予訪客,帶動產業發展。
伍德基強調,香港要欣賞內地的優勢,虛心學習,但同時不卑不亢,緊守自身的文化價值和實力,「不要『依樣畫葫蘆』地認識中華文化,世界文化也值得學習和借鏡。」他指,文化是重要的外交,香港把握融入大灣區機遇的同時,亦要藉助中西交融的特點,成為中介角色,「讓香港繼續中西薈萃,成為文化傳播的『世界級跳板』。」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