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語|港產太空人誕生 航天科技有前景

2024-06-15 00:00

特首李家超周初公布本港有一人入選載荷專家。
特首李家超周初公布本港有一人入選載荷專家。

周初特區政府公布,香港有一人入選載荷專家,成為開埠以來首位上太空的香港人,難怪行政長官李家超形容是香港人的驕傲,是香港青年人的榜樣。

當局未公布入選的載荷專家是何人,但坊間流傳的消息,入選者是女總督察黎家盈,擁香港大學博士頭銜,2011年發表博士論文,探討網絡盜版運作,以及建立模型追蹤初始播種者,協助執法部門打擊科網罪案,她擅長資訊科技及電腦,加入警隊後在特別部門工作,曾借調至保安局,去年曾到北京接受訓練。

所謂「載荷專家」,可理解為太空船的乘客,要成為載荷專家,除了必須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對身體狀況和心理質素也有很高的要求,香港共有120人報名載荷專家選拔,全都是各領域的專家教授,能夠從120名頂尖人物中脫穎而出,自然不簡單,資料顯示,黎家盈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除了是電腦專家,更是三孩之母,令人感覺更貼地。

以往航天科技對香港來說遙不可及,但原來香港的大學學府已開始發展太空科技,而且有一定成績,如香港科技大學,去年其主導研發的高分辨光學衛星「雄彬一號」成功升空,成為本港高等院校第一顆衛星,其後暴雨山泥傾瀉,「雄彬一號」協助分析山泥傾瀉的分布與受災狀況。此外科大也參與分析國家「嫦娥一號」所收集的微波數據。

香港理工大學多年來多次參與內地「嫦娥」、「天問」項目,如「嫦娥三號」的相機指向系統、「嫦娥五號」的採樣裝置研發,在「天問」項目協助火星地形測量;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大學,都參與過太空研究。

另一方面,首顆在香港製造的商業衛星「香港星」去年在內地海上發射,香港也出現了首間民用人造衛星生產基地。反映太空科技不但是高等學府的研究,更落地到製造領域。

回歸之前,港人做夢也不會想到發展太空科技,出現港產太空人,特區政府這幾年大力推動科技發展,大眾對科技發展的認同漸漸增加,在一些展覽中,可以看見不少年輕人有各式各樣的創新科技發明。據我所知,現在不少中學都鼓勵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和探索。

本世紀初本港原有發展科技的契機,當時更是大財團參與,然而大家當時仍沉醉金融地產興旺的時光,所謂「High tech hi嘢,low tech撈嘢」,錯過了發展科技的機會,現在正是急起直追的時候。

雖然與區內的台灣、新加坡比較,香港科技發展仍須努力,但香港有本身的優勢,包括資金來去自由,集資容易,金融基建高效,法律制度完善,這些特質並沒有改變,相信可吸引到外國創科企業落戶香港,加上內地的支持,科技將成為金融以外另一產業,讓年輕人有更廣闊的出路。
陳健平
香港太平紳士協會副會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