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調查】51%受訪者傾向同意和理非政治行動 25%受訪者患有嚴重焦慮

2020-08-27 13:02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年初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逾700名年齡介乎15至25歲的青年人,以研究他們的政治參與和意向背後的價值觀。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年初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逾700名年齡介乎15至25歲的青年人,以研究他們的政治參與和意向背後的價值觀。

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以來,大批青年人參與各種活動來表達政治訴求。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今年一至四月,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逾700名年齡介乎15至25歲的青年人,以研究青年人政治參與和意向背後的價值觀,並了解青年人在社會衝突和緊張局勢中的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發現,受訪者受訪前半年內普遍曾參與低風險的政治活動,最常參政治活動為「參與有關於社會或政治議題的討論」(73.6%)、「在請願信上簽名」(71.9%)和「參加遊行、集會或示威」(70.2%)。其中又以大專生參與這些政治活動的程度較高。

研究團隊又以「行動主義和激進主義意向量表」量度青年人的政治意向,結果顯示五成一受訪者傾向同意合法和非暴力的政治行動(坊間所稱的「和理非」),四成四人則傾向同意非法和暴力的政治行動(坊間所稱的「勇武」)。

團隊進一步比較受訪者在兩種政治意向平均得分,歸類為四個政治意向派別,顯示有三成半人屬於同時傾向同意「和理非」和「勇武」的「和勇派」,四成人屬於兩者均傾向不同意的「在外派」;而傾向「和理非」高於「勇武」的「行動派」約有一成六人,相反傾向「勇武」高於「和理非」的「激進派」則有百分之九。

去年12月,數十名中學生響應網上號召沙田新城市廣場「和你溫」行動。
去年12月,數十名中學生響應網上號召沙田新城市廣場「和你溫」行動。

負責研究的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陳凱欣認為,有關發現與國外類似相比較獨特,因不少青年人同時傾向「和理非」和「勇武」,顯示他們希望以不同方法實踐目標,嘗試求變,「外國的研究多數是顯示青年隨著社會運動的進程,由合法和非暴力演化到非法和暴力的政治行動。」

陳凱欣又解釋青年人的政治意向與其價值觀有關,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量度「普世價值」和「集體價值」的列表中,「普世價值」所涵蓋的「言論自由」、「民主」和「任何代價的和平」,均被受訪者評為最重要的三種價值觀;相對而言,「集體價值」所涵蓋的「我的國家」則認為重要性相對較低。陳凱欣指出,認為「普世價值」和「自我超越價值」更重要的受訪者往往會較多參與政治活動;而認為「遵從」和「治安」等「追求穩定價值」更為重要的受訪者往往很少參與政治活動。其中受訪者對認同「普世價值」。

另外,研究結果亦揭示,無論個人的政治參與程度如何,過去一年多的社會衝突和緊張局勢都有可能引起青年人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和創傷後壓力徵狀。數據顯示,有超過一成的受訪者表示有嚴重至極度嚴重的壓力徵狀,超過兩成的受訪者患有嚴重至極度嚴重的抑鬱徵狀,而四分一受訪者患有嚴重至極度嚴重的焦慮徵狀。

陳凱欣認為在推動社會進步過程中,社會應該為青年尋求及建立不同參與決策的機會,包括在鼓勵青年人通過合法途徑實踐政治參與的同時,社會應以開放的角度和態度,聆聽及接納青年人的建議和訴求。另外亦應建立相關平台,為青年提供情緒支援,並且從社交網絡的途徑提供臨床支援服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