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2035年人才育養藍圖探究

2020-10-20 11:28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適合一地系統生存與發展的教育才是最佳的教育!二千年教育改革賦予教育長遠育人藍圖使命:態度(Attitude)上培養學生認知自己的國民身分,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發展創意思維及掌握獨立學習的能力(Skills);全面掌握八個學習領域的基礎知識(Knowledge)等宗旨,實踐二十載,人才培育卻不如理想。於此多變庚子之年,新冠肺炎影響世界走進新紀元,我們需要掌握本港教育的變與不變,迎接世代挑戰。

過去多年,筆者於人才培育,作了多方面研究,發覺本港欠缺從個人、他人、系統和後設思維(Self, Others, System & Meta)象限作胸襟的拓展、視野的提升和價值教育系統的探索,多較被動地引用他人象限,而欠立足於自身、本港及國家系統,具策略和理念地推行課程規劃。當前教育需要掌握處境、打通學理,實行跨學科、跨界別與跨地域協作。課程宜有效刪減,騰空時間進行可舉一反三的關鍵主題探究,以助連結考評、學與教及目標一致的深度學習。

客觀上除了家長之外,教師是深度聯繫學生,不可替代的啟蒙者與被模仿對象。筆者過去曾於一所屋邨小學成功推動六年跨學科課程,引發學生建構積極人生的系統研習。只有通過提升及支援教師進行有效學習,將ASK融合於正規課程主題,再延伸連結到課後自學與行為實踐,才有助深度的學習。讓堅毅、關愛、責任、承擔、誠信、國民身分認同和尊重等核心價值,融入學科主題去,以拓展「善、康、勤、創、謙」胸襟的育養,提升「情、義、理、法、天」的視野。通過感恩珍惜教育、創意正向課程規劃、創意環保STEM教育、網上創新學與教策略等,刻意建構孩子追求自我實現與家國情懷連結的主題。從小重視專題研習,學習跨學科理念與思考,讓人文素養與思維提升,銜接到文憑試標尺及教學去,以貫通深度及靈活的學習。

大數據與新媒體時代,學與教及評估政策漸具條件,推動適合於本港的十五年免費教育。只有通過情境設計、任務與行動參與,貫徹意志力與價值觀於主題,讓ASK融合於學習,營塑孩子的靈魂。期望當局審時度勢,共同為二○三五年,落實育人的藍圖使命。

梁麗嬋
作者為學友社理事會理事及資深教育工作者,專注學與教成效及課程設計等研究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0月20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