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欄】增強學生思維變通力

2021-01-26 15:13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變通力是人類應對危機和把握機遇的重要思考能力。變通力有助掌握處境、敏覺危難、理解機遇、預測未來,作最佳的抉擇與應對。變通力是不固執於一己的已有知識或前設價值觀,能從多角度思考,從不同角度與角色看世界。能從個人觀點,快速轉移到其他人的觀點看問題,也能立於更高的層次,從所處系統角度看自身和他人的觀點,了解當中的優劣與局限。更高層次是能宏觀多元系統,洞悉不同系統中間的關聯與規律。從歷史角度,是能從前人經驗走過的歷程看今天,也能從今天看到未來。變通力就是一種彈性變通,多角度思考,能作不同的考慮,作出較為準確的判斷。

滿清乾隆皇帝執政的六十年是太平盛世,國民生產總值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一。乾隆皇帝卻只看到自身的成就,卻未能從洋人送來的鐘表科技產品中,覺察西方世界向機械生產轉變。乾隆王朝雖說盛世,卻由於欠缺變通的思考,未懂立於西方的社會看世界,理解與學習新科技,故此埋伏滿清衰敗的趨勢。

人的思維範式、地圖及假設從生活過程構建,接收訊息過程不自覺將訊息泛化歸類、篩選及扭曲。若從多元範疇及角度接收訊息,學習拉伸認知與思考向度,較具變通力。

二十一世紀人類面對時局、科學與科技大轉捩,變通力有助人們知變、預變和應變。香港處身於一國兩制的情景,是世界大系統博弈與轉移的敏感區域,受着中西文化多元價值觀的衝擊。倘若缺乏變通力,便無法從兩個系統疏通訊息,彈性抽離、轉移位置看變化。新媒體資訊氾濫,更須提防自困於蠶房而不覺知,圍爐取暖、同聲同氣,造成思維局限與偏見。從二○二○年度學友社中學生十大新聞選舉,三十則由學生自選的新聞選項中,有關香港的十則、美國的九則、國際的七則、內地及台灣的只有四則。當中釋出甚麼訊息,值得關心學生思維成長者關注。

須知不固執於某一觀點角度,能觸類旁通,思考全面具彈性,才具變通力。學校教育當反思如何轉一轉、減一減、乘一乘、通一通,建構學生多元視野看處境與世界,那將有助學生思維變通力。

梁麗嬋
作者為學友社理事會理事及資深教育工作者,專注學與教成效及課程設計等研究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月26日教育版專欄「學與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