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中樂道|一起為家 輸入正向能量!
2021-11-29 08:30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家族地位往往代表一切,作為「家長」這個角色,如何在家庭中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讓子女健康地成長,讓人生的下半場活得更豐盛及有意義,是現代家長值得深思的議題。一個與時並進、不斷增值的家長,以身作則做好自己,是非常必要的。「價值教育」、「心靈教育」、「正向教育」、「生命教育」等,可以讓人尋找到生命出路,是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可以持續進修及發展的方向。
父母能否由一個會打罵孩子、「發脾氣」的家長,逐步變成更多檢視自己、關愛欣賞孩子的家長,是一生要學習的功課。不是人人有機會成為父母,也不是人人可以在人生路上被提醒,可以改變及學習。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沙尼文博士(Martin Seligman)提出以下五項,幫助我們追求真實快樂的人生:
一、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二、全情投入(Positive Engagement);三、正向人際關係(Positive Relationship);四、正向意義(Positive Meaning);五、成就感(Positive Accomplishment)。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潛藏美好的品德,歸類後可以用二十四個品格強項劃分,例如毅力、自制、寬恕、愛與被愛、感恩等。「真實的快樂」來自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發揮及使用自己的品格強項,實現更遠大的生命目標。學校及家庭建立正向文化,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小步做起,發掘與欣賞家人的性格強項,以身作則凡事正向思考,卻肯定會有成效的。
父母棉乾絮濕看着孩子成長,中間一定經歷了不少衝突與協調,這些寶貴的人生經歷,正是學習「正向教育」最好的教材,也是最佳檢視自己的機會。尊重、關懷、欣賞、接納、包容、鼓勵、同行……是建立幸福家庭的不二法門;如何管教孩子、對孩子有合理期望,成為子女的師友,做到一個叫子女認同、叫自己無憾的父母,相信亦是不少人的人生目標。就讓我們一起攜手走上這一趟「正向之旅」,實踐我們作為父母的使命,成為家庭的祝福及別人的安慰!
林玉琪
本欄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校長撰寫;本文作者為聖公會蔡功譜中學校長、九龍城區中學校長會副主席。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11月29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