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邦 - 何必接觸哲學?|閱讀角度

2023-07-17 14:47

何必接觸哲學?按勞思光教授在《思光華梵講詞一:勞思光論哲學基本問題》第1章所言,一般科目只看重題材,但哲學就可以把題材轉變,成為不同的哲學問題。例如希臘早期的哲學家只注重物質元素如風、火、土、水等,中國又講金木水火土的互動,着眼點只在外在世界的物質形成可能,是所謂「宇宙論」。

後來,又轉為人向自己主觀內在的認識力及能力的探究,與外在客觀世界的關係,成為「知識論」;又把目光移至我們的行為對與錯、背後是否有神有天理的範疇規範?研究到「價值論」和「形上學」時,題材固定,但處理題材的方法角度不同,立刻產生多種不同的結論,成為不同的系統流派。而問題的「普遍性」,又是最要消化的一關。

今日介紹的是漢斯.約阿西姆.施杜里希(Hans Joachim Strig)的《世界哲學史》一書,內容文筆流麗,淺白易明。講述公元前2000多年至今的哲學思想史,既有婆羅門教、佛教、儒家、道家等東方思想,也涵蓋從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一直到當下的存在主義等西方流派。

本書把那些關於人生最根本哲學問題的回答,以簡潔有力的方式傳達出來,讓我們去追尋自己的答案。原來4000年來,從古印度的無名作者,到哲學巨擘康德,從中國到歐洲,對何以為人、何為良好生活的價值之追問,其實從來沒有停止過。

學生常常問我學藝術創作是否必須知一點哲學?我的答案通常是:「不一定,如果你有足夠豐富的生活經歷,又擅於觀察反省、思考推論,大可以直接用你的慧根創作,不必時刻提及康德、栢拉圖;但因為非人人屬上等根器,不及者就可以多看哲學書,多涉獵思考一些哲學問題,既可以加深加闊藝術創作的可能性,又可以打通『題材』式的死板思維,實屬一箭雙鵰實用學習不二法門。」

電郵:[email protected]


陳偉邦
作者為本地著名藝術教育家/畫家,曾在本地多所中學及大專院校任教及統籌繪畫、藝術史及美學欣賞等課程達30年之久。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7月17日教育版專欄「閱讀角度」。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