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攻略2024|自行分配學位階段 校長籲選校可進取
2023-09-12 15:36
每年官津學校的升小「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均在9月底接受申請,所以近日,子女就讀幼稚園高班的家長,已開始蒐集升小資訊。教育局早前宣布,今年起小一入學申請全面電子化,如果家長想讓子女參加「自行分配學位」,就可在本月21至29日,透過「小一入學電子平台」遞交申請;但如家長仍想選擇遞交紙本申請,亦可向子女就讀的幼稚園、民政事務處或教育局區域教育服務處和學位分配組,索取「小一入學申請表」等文件,並在本月25至29日期間,把填妥的申請表和有關文件直接遞交至所申請的小學,結果將於11月20日公布。
不過,Elsie提醒家長,無論申請是經「小一入學電子平台」或以紙本遞交,家長均只可為子女遞交一份申請,若同時向超過一間官津小學遞交申請,其申請將會作廢;另外,亦不可以同時經「小一入學電子平台」和以紙本形式,為子女重複遞交申請。
網上或紙本申請
在升小「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在沒有校網限制下,向全港任何一間官津小學作申請,對於這個珍貴的名額,家長應如何選擇?Elsie跟身兼教育評議會主席的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校長蔡世鴻傾過,他認為在升小適齡學童人數減少下,子女入讀心儀小學的機會增加,故鼓勵家長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可嘗試申請最心儀小學。
「以我校為例,近年獲派學位後再離開的學生也增加,『叩門』亦比以前容易。」蔡校長指,離開的學生主要為移民,或轉讀直資或國際小學,「我校的2至6年級,也一直有學生退學。」
要評估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獲錄取的機會,家長應先了解這階段的收生機制。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校主要因應申請人是否「必收生」(即俗稱的「世襲生」),以及根據「計分辦法準則」計分,其中預留給「必收生」的學額,約為小一學額3成,如果這階段未能錄取所有「必收生」,就要用「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注意「111」收生準則
事實上,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申請人能否成功被錄取,很大程度是因應他們和學校的「關係」,例如有兄姊在該校就讀,以及父母在該校工作的申請人,都屬於必收生;假如申請人並非必收生,學校就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計算申請人有多少分,例如父或母全職在與該小學同一校址的幼稚園或中學部工作、兄或姊在與該小學同一校址的中學部就讀,都有20分;父母或兄姊是校友,則有10分;此外,申請人跟該校是否同一宗教、父母是否為小學主辦社團成員等,都會有分數。
除了申請人和學校的關係外,還有其他準則計分,例如首名子女有5分,適齡兒童為10分等。如果申請人的分數越高,獲錄取的機會就越大;此外,如果同分的人數超過學額,就須以抽籤形式分配。
蔡校長分析,在升小人數減少下,熱門小學的錄取分數未必下調,但參加抽籤的人數卻減少,換言之,有助提升「中獎」機會。「例如某些受歡迎小學,以往持20分的申請人都要抽籤。現在可能20分仍要抽籤,但參加抽籤的人數少了,競爭不如以往激烈,家長可以『博』一『博』。」
另外,蔡校長提醒家長,部分小學在「叩門」階段,會有「111」的收生準則,即申請人在「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的甲、乙部首志願,都必須揀選該校,才會接受其申請。因此,若家長非常心儀某小學,現時須了解該校是否有「111」的收生準則,再制訂其選校策略。
留意課程有否「補底」
至於如何為子女揀選合適的小學,除了因應子女的性格和能力、跟所揀選小學是否配合外,蔡校長亦建議,家長須留意學校的課程,是否有「補底」及與時並進。「在疫情這幾年,幼稚園的學習很受影響,學生升小後容易『甩甩漏漏』,所以家長可留意小學課程有沒有『補底』,例如中、英文科會學多些生字、數學科會否為學生打穩基礎等;另外,學校會否與時並進,引入新元素,例如STEAM教育、國民教育、中國歷史等,都值得家長注意。」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
文:Elsie陳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9月12日教育版專欄「家長八達通」。
延伸閱讀: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