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導讀 紅樓浮沉皆為夢一場|名典教室
2024-01-03 15:47
紅樓浮沉皆為夢一場
《紅樓夢》作為我國經典名作,其藝術魅力經久不衰,後世研究《紅樓夢》學者之多,繼而衍生出多姿多彩的紅學,為我們展示小說背後龐大的社會譏諷與文化背景。《學習教室》今天就開辦名典導讀課堂,帶你走入如夢如幻的大觀園!
書名揭小說主旨
《紅樓夢》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長篇小說,被稱為中國四大名著之首,故事主要講述四大家族之間的際遇和興衰,其中又以賈寶玉、林黛玉以及薛寶釵三人的愛情故事最為人熱道。
《紅樓夢》第一回說道,原來最早期的書名叫作《石頭記》,這是因為書中主角賈寶玉原是女媧補天時用剩的一塊石頭,後來經歷重重修煉化成人形,隨真人步入紅塵,這才開展在人世間的闖蕩,《石頭記》因而名之。
《石頭記》後,書名又經歷幾番更改:例如空空道人見書中內容由情愛生性至自色悟空,便改名為《情僧錄》;又有孔梅溪題名為《風月寶鑑》,意在告誡世人風月間難辨真假情。
然而,最後小說見世廣傳後,書名正式定為《紅樓夢》。《紅樓夢》原是書中提及過的其中一個曲名:「紅樓」意思是富貴人家所住的豪華樓宇,呼應書中四大家族;而「夢」則是全文的中心,皆因作者自云書中內容全為虛構,同時寓意人生皆如一場夢,虛幻間真假難辨,多少情感在生死一瞬也無從捉緊,就正如書中人物的經歷一樣。
採個人際遇成書 別具真實性
《紅樓夢》的一大特色,就是充分參考清代社會的種種情況進行創作,這使讀者在閱讀小說之時,卻像打開了一本時間簡史,能在字裏行間窺見當時的社會面貌,也令故事內容更有真實性,讀者也更有代入感,更能體會其中興衰得失。
《紅樓夢》一書大約在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完成,這時朝廷間權利的角力非常激烈,國家更閉關鎖國,大興文字獄,使得當時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發展大受限制,然而當時的經濟發展卻有顯著提升,令百姓更願意追求娛樂,一時間酒館茶樓、青樓妓院的生意急速上升,為社會帶來紙醉金迷的風氣。
曹雪芹生活在這一時期,自小便經歷家族沒落,由正白旗包衣的貴族身份變成被抄家的罪臣之子,繼而在成長的過程中飽受苦楚,深諳世態炎涼、盛極必衰的道理,晚年糅合自身見聞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寫成《紅樓夢》。
孫溫繪的《紅樓夢》:
紛亂的版本流傳
據聞,曹雪芹原本寫有共110回,但因當時文字獄大盛,加上書中內容多涉情色之事,《紅樓夢》因而一度被當成禁書。曹雪芹因此多花時間批閱,刪去了近30回的敏感內容,最後成了現時《紅樓夢》的首80回版本。及後曹雪芹逝世,由高鶚與程偉元兩人整理流散的30餘篇殘稿,再執筆改編,寫成現時我們看到的《紅樓夢》後40回。
現時的《紅樓夢》共可分為兩個版本:由程偉元和高鶚修訂過,共120回的《紅樓夢》稱為程高本,也就是我們現時最常見的版本;另一個版本則叫作脂本,出自脂硯齋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也就是曹雪芹所著那80回的批註版,被認為是眾多批註中最接近曹氏原意的版本,程高二人當時也是依照脂本來對殘稿進行改寫修訂的。
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
說起《紅樓夢》,最易聯想的必定是主角三人錯綜複雜的愛情故事,那三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在120回的故事中,賈寶玉前世原是女媧補天時用剩的一塊石頭,自經修煉後通懂靈性,成為赤霞宮神瑛侍者。他愛到西方靈河岸遊玩,看見那處有株絳珠仙草長得十分可愛,於是每天都去給它澆水,後來仙草吸收了天地精華和甘露滋養也化作人形,成了一位嬌俏美人。美人聽聞寶玉將下凡為人,便跟着他同往,希望報答灌溉之恩,即使淚水也要傾盡給他,而這位美人便是林黛玉。
天意弄人,寶玉與黛玉雖有木石前盟,最終卻因際遇無法在一起,而書中寶玉的正妻則是薛寶釵。寶釵來自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性情優雅穩重,舉止落落大方,富有大家閨秀的氣質,與寶玉十分般配,稱為金玉良緣。陰差陽錯之下,寶玉得病需要沖喜,眾人便想讓寶玉成親,通過成親的喜悅來驅走寶玉的病氣。賈母偏愛端莊有禮的寶釵,不願意讓體弱多病的黛玉入門,於是眾人暗中哄騙寶玉,令他以為自己能和黛玉終成眷屬,誰料新婚之夜掀起紅蓋頭,看到的卻是寶釵的臉。
另一邊廂的黛玉聽聞寶玉成親之事,哭到一病不起,最終躺在床榻上聽着婚宴的嗩吶聲飲恨離世。寶玉得知事情全貌後備受打擊,最後看破紅塵,撇下寶釵出家為僧,為這段悲戀畫下句號。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