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點評|有如撒哈拉沙漠的北京,何來有雪?

2022-02-09 08:10

「中國並沒有為舉辦2022年冬奧會搬走高山。但它讓一條乾涸的河床又有了水,從向北京供水的一個重要水庫引水,並讓數百名農民和家人搬去了其他地方,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滿足奧運歷史上最大的造雪行動之一。」

西方努力找北京冬奧的瑕疵。人權問題、中國防疫造不成大文章,連據稱失蹤了的網球女選手彭帥近日也在北京與國際奧委會(IOC)主席巴赫會了面;不過,作為美西方主流媒體的《紐約時報》最新調查報導,找到了冬奧的「軟肋」——水資源,記者先為大家科普一下北京現況。

「2017年,也就是可獲得國際資料的最後一年,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3.6萬加侖(約合13.6萬升),與撒哈拉沙漠邊上的西非國家尼日爾大致相當。張家口位於首都西北160公里處,將舉辦一些滑雪和單板滑雪賽事,這裡的人均水資源量是8.3萬加侖(約合31.4萬升),與非洲之角的吉布地相當。」

這是什麼概念?「相比之下,美國人均水資源量為230萬加侖(約合870萬升)。人均水資源不足26萬加侖(98.4萬升)的國家被視為缺水國家。」換言之,美國的水資源擁有比北京巨大的優勢,差距幾十倍,同時揭露中國其實是一個低於被國際定義為缺水的國家。

《紐時》推出以上數字,其實不足以說明問題。《環球時報》今天以題為〈北京冬奧會是如何實現“人造雪自由”的?〉文章,恰似對西方媒體補課︰「優質、綠色的人工造雪則是北京冬奧的一大特色。但人造雪技術並不是新生事物。根據公開信息,19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是首屆採用人工造雪措施的冬奧會。近年來,在溫哥華、索契以及平昌等地舉行的冬奧會均大量採用人造雪,其中平昌冬奧會的人造雪用量達總使用雪量的90%。相比起物理特性更為多變的天然雪,人造雪更容易被整備成狀態一致的雪道,適應各個專案、各種賽道對於雪量和雪質的要求。」不過,《紐時》還是有如打遊擊的找突破口,指稱,在北京這樣缺水的地方建滑雪中心「絕對不環保」,另有研究發現,「無論使用哪種雪,人工滑雪道都會侵蝕土壤,破壞植物。」

《紐約》又稱,北京人工造雪方法有問題︰「早在冬奧會之前,中國政府為緩解北京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就已經開始採取大動作:通過一系列巨大的水道,每年將數萬億加侖的水從降水充沛的南方輸送到乾旱的北方。為了修建運河,成千上萬的村民被重新安置。2020年,該項目提供的水佔北京供水量的六分之一。」大批村民因冬奧而遷徙,相信是《紐時》的重點批評。

中國專家提供的資料又如何?《環時》引述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王飛騰介紹稱︰「中國的科研團隊完成了儲雪技術及設備的研發,即將冬天的雪儲存起來,挨過高溫夏天,等到來年冬季再進行使用。」王飛騰團隊在2017年便全程參與北京冬奧組委在延慶石京龍滑雪場開展的儲雪試驗,經過整個夏季的考驗,大概60%的雪被儲存下來。

再者,北京冬奧會的人造雪也很環保。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山地運行經理魏慶華介紹︰「古楊樹賽場的造雪水源主要來自地表徑流和對雨水的收集。此次冬奧會造雪總計畫用水39萬噸,現在利用了36萬噸,這在整個崇禮區域的用水量中佔比不到1%。」

看來與其中美媒體隔空各說各的冬奧人工造雪問題,結果是沒完沒了,不如直接說到重點來︰中國「無水」不適合再主辦冬奧,以後奧委會也不用為選取主辦國問題而折騰,索性把美國固定成為冬奧比賽地方好了。反正美國大把水,是不是?

深藍

 

原文刊於《巴士的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