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指「蛋黃油」或產生致癌物 長期接觸增患皮膚癌風險
2019-05-31 23:13
自劉小慧帶起一股「自製蛋黃油」紓緩濕疹熱潮之後,濕疹患者紛紛仿傚,也有不少用家分享真的有紓緩的功效,但也有不少失敗的分享,表示自己炒出烏黑色的油,其實當中會有甚麼成分呢?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的梁禮國教授表示蛋黃中的油分在高溫下,可能產生致癌物質,長期接觸將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
中文大學facebook專頁日前發帖,由梁禮國教授為大家拆解蛋黃的營養成分在「蛋黃油DIY」過程中起了甚麼變化:
●拆解材料:
熱傳的蛋黃油DIY,材料只需要雞蛋的蛋黃,而蛋黃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質、脂質、維他命及礦物質。
●拆解過程:
坊間自製蛋黃油的第一步,是要烚熟雞蛋。在沸水中煮熟雞蛋能保存雞蛋大部分營養價值。過程中會出現「蛋白質變性」,令雞蛋的質感與顏色改變。烚熟雞蛋後,第二步是乾炒已熟的蛋黃,其實長時間高溫炒蛋黃,可能已破壞蛋黃中的脂質與維他命。而蛋黃焦黑,是因為脂質分子在高溫下出現「聚合作用」。
●拆解成品:
蛋黃中的油分在高溫下,除了產生脂質聚合物,亦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PAH)」,長期接觸將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