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拒絕移民美國 梁智鴻:不願到彼邦做二等公民

2019-10-08 16:00

梁智鴻在訪問中提及自己行醫是受父親影響。資料圖片
梁智鴻在訪問中提及自己行醫是受父親影響。資料圖片

有「金刀梁」之稱的前醫管局主席梁智鴻接受由馬會《駿步人生》的專訪,分享自己的童年,以及由行醫到成為公職王,他又透露自己在1970年代初曾拒絕移民,又認為任何環境下,理性都好重要,「人與人之間如無互諒互讓,不肯求大同存小異,是行不通的。」

梁智鴻在訪問中提及自己行醫是受父親影響,當年父親梁金齡在香港仔行醫,那時的香港仔仍是偏遠的漁村,父親是那裡唯一的醫生,也是唯一諳英文、可與政府官員溝通的人,所以大家有甚麼,都會找他幫忙。那些年的人情味,還有行醫可幫人的記憶,深植自己的腦海裡。「那時在香港仔行醫,因為無人會去那裡賣藥,爸爸和媽媽要用大藤籃,每日帶藥物過去;我最記得媽媽大肚時,都要坐那些改裝貨車,挽住幾個籃入去。父母都很忙碌,沒有在我讀書的時候教我甚麼,但好多身教,最記得有次八號風球,有位水上人要生仔,他二話不說就跳上舢板,幫人執仔。」他又提到,當年求醫很多時不是付錢,而是封利是,10元左右,加一斤魚和蝦乾,最特別的感受是,做醫生真的可以幫到人。

他又說,行醫多年,終身學習,「每見一個病人又學到新事物……要知道永遠無完美,只有更好,沒有最好。」而醫德亦比醫術重要,「醫生非單醫病,更是醫人,好多人説醫生是否搵好多錢,我相信好多我們私人執業的行家,十個裏有一兩個病人,是不收錢或者減價應診。」

梁智鴻透露,自己在1970年代初,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進修,芝加哥及佛羅里達州等多間大學向他招手,提供教席邀他留下服務,他將因此有機會取得美國公民資格。不過思前想後,最終還是婉拒,原因是心底裡他服務香港的心仍然熾熱,也不願到彼邦做二等公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決定是對的。」

提到退休生活,除了在電台開咪,又寫書回顧人生歷程,對應今日社會,作為社會領袖,他說:「任何環境理性都好重要,人與人之間如無互諒互讓,不肯求大同存小異,是行不通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