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6地點現珊瑚白化現象 白蠟仔白化面積最高達58%

2019-10-23 18:06

浸會大學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左二 )。
浸會大學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左二 )。

漁護署於17年委托大學學者進行香港珊瑚白化及生物侵蝕顧問研究,研究結果今日出爐,顯示香港珊瑚抗白化能力強,恢復情況理想。33個調查地點中,有6個地點出現珊瑚白化,白化面積由約6%到58%不等,並以白蠟仔白化面積最高,達58%。而調查員在3個月後再觀察發現,有96%白化珊瑚完全自我恢復。學者建議設立珊瑚白化通報機制,在主要的珊瑚區建立監察計劃,量度海水參數,監察珊瑚白化情況。

研究結果又顯示,該批白化珊瑚群恢復情況良好,有96%於3個月後完全自然恢復,有少數百分之三珊瑚死亡,而死亡的珊瑚主要為白臘仔的鹿角珊瑚。

浸會大學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表示,珊瑚白化現象並非嚴重,受白化影響的珊瑚群落範圍相對細小。白化原因就與17年降雨量多,導致海水鹽度減淡,不利珊瑚生長。

他亦指刺冠海膽和核果螺等生物生長較旺盛,出現進食珊瑚的生物侵蝕情況,當時白蠟仔有較高密度的核果螺加劇珊瑚白化原因。但他指白化成因與潛水活動和社會基建關係不大。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