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難民」無家者急增 社工動員扶淪落人
2020-04-13 09:47
一場疫症令港人不敢外出,響應政府減少聚眾的麥當勞,早前祭出暫停晚市堂食的決定,始讓公眾發現,疫症之下,何處是露宿者的避難所?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高級外展主任陳文珊過去兩星期,忙着為「麥難民」尋找臨時居所,但她知道,疫情所摧毀的經濟,基層市民將首當其衝,無家者未來一年只會愈來愈多。不少人批評無家者有手有腳卻不願工作,走在最前綫的陳文珊卻看到一個個淪落人的頑抗,只等旁人適時扶他一把。記者 郭增龍
麥當勞暫停晚市堂食的消息,在三月二十四日傍晚傳出,翌日生效,陳文珊當下有臨危受命的感覺,「我心里即時覺得,『大鑊』了!一班在麥當勞的無家者可以到哪里去?」她想到資訊貧乏的露宿者因為摸門釘,要在半夜三更尋找露宿點的畫面後,心急如焚,決定總動員走遍九龍新界十三區,通知露宿者早作打算。
總動員13區通知「麥難民」
無家者協會負責露宿者工作的同事,不過寥寥數人,過去每次出動,也只能集中服務一區,一晚走遍十三區本是不可能的任務。篤信基督教的陳文珊,當下見到神迹處處,「有同事即時告訴我,他朋友今晚有空,可以幫忙做車手,另一個同事又說他都有朋友願意幫忙,有些甚至非常熟路。」結果,她們當晚化整為零,分散各區工作,並在一晚之間接觸八十七人,其中不少人仍未知悉,自己當下身處的臨時棲息地,明日將不准內進,「有一對母女,當晚是第一日到麥當勞休息,要我們告訴她才知道明晚不能再來。」
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數字,去年全港有一千三百四十八名露宿者,其中一百九十七人棲身於二十四小時商店,數字較前年一百五十二人增加。社區組織協會在一八年曾走訪全港二十四小時快餐店,點算出「麥難民」人數達四百四十八人,比一三年的五十七人增加近八倍,兩組數字同樣說明,棲身於麥當勞的露宿者人數連年上升。陳文珊說,由去年反修例運動到今年的疫症大流行,協會已經預視到,經濟不景將導致露宿者人數急增,而她們當晚接觸的八十七人,其中四分之一都是新個案。
隔離令生效 裝修工失居所
其中一名年約六十的男士,陳文珊形容他兩袖清風,穿恤衫扣皮帶,靜靜坐在餐廳一角聽收音機。陳文珊起初以為他是街坊,於是向他請教餐廳內哪位屬露宿者,對方支吾以對,指出數名懷疑露宿者後,陳文珊答謝之餘,好奇問他為何深夜仍未歸家,豈料對方沉默半响,回應道:「哪有地方可以去?」她才突然醒覺,要找的無家者就在眼前。
這位男士之所以兩袖清風,是因為他的居所位於內地,過去在港從事裝修工作,由於過境須自我隔離十四日,他於是趕在隔離令生效前回港。誰不知其工作受疫情影響沒法繼續,唯有暫時在勞當勞借宿。陳文珊得悉情況後,隨即為他安排臨時住宿,「很多無家者是突然跌入四處飄泊寄居的生活,令他們心情很灰暗,如果可以幫他們找到個地方休息一下,等心情安靜下來,他們就可以重新出發。」
露宿者需要往往被忽視
然而,在香港受住屋問題困擾的,又豈止露宿者?香港缺乏供露宿者暫住的臨時宿舍,亦非今日的事,陳文珊直言,露宿者的需要往往被人忽視。她在無家者協會工作近四年,過去亦有從事兒童及家長的工作,「我見到社會上的資源往往去到一些已經很豐富的群體上,但社會上一班邊緣人士呢?無家者是邊緣中的邊緣,更值得我的注視,所以我來到這里工作。」
說起露宿者,總會有人認為他們是懶惰的一群,指責他們「有手有腳卻不願工作」,陳文珊卻親眼目睹不少勤奮的無家者,「有人甚至可以一日做兩份清潔工,就是為了賺錢交租,這種韌力你和我有沒有?」
陳文珊亦見證過,無家者對自己曾經行差踏錯的懊悔。她的個案中,有一位原本手握幾層物業,靠收租過活的六十歲男子,因一念之差沉迷賭海,輸掉一層又一層物業,結果淪落至離開家人露宿街頭,並要從事清潔工作,「他每次提起自己的過去及家人,都是流着眼淚。」陳文珊看着他以半年時間,慢慢從工作中重拾正常生活,最後獲家人重新接納,過程恍如上了一堂人生課,「他教識我要珍惜生命,珍惜家人。」
陪伴十載迎來一小步改變
然而,這種大團圓結局並不常見,露宿者背後的問題複雜,社工隨時要用上十年八載的陪伴,才能等到對方改變生命的瞬間,陳文珊笑言,過程要學習欣賞微小的轉變,她最近成功為跟進兩年的個案,迎來改變的一小步。這位女士因為曾經吸毒,令牙齒剝落,陳文珊兩年間一直聆聽她的需要,直至早前她為了找工作,決定接受牙醫服務,「最近她跟我說:『我要對住陳姑娘笑啊!』我很感動,因為她整理好的不止是牙齒,還有她的自信。」
上周四,麥當勞宣布重開晚市堂食,意味露宿者可以重回他們的寄居地,但在陳文珊眼中,這兩個星期為無家者所作的緊急行動,只是序幕。正如她所說,經濟不景下未來一年的露宿者人數只會愈來愈多,但她未有因此嚇倒,反而愈戰愈勇,因為她希望流落街頭的無家者,在艱難的盡頭看到希望。
我見到社會上的資源往往去到一些已經很豐富的群體上,但社會上一班邊緣人士呢?無家者是邊緣中的邊緣,更值得我的注視。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