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展百年華人文化 逾七十文物穿越生死

2020-06-22 06:56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史秀英表示,是次展覽可看到逾七十件來自東華三院的文物,旁為用作穩固牌匾及對聯的掛鈎和托,有倒掛的蝙蝠外形,象徵「福到」。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史秀英表示,是次展覽可看到逾七十件來自東華三院的文物,旁為用作穩固牌匾及對聯的掛鈎和托,有倒掛的蝙蝠外形,象徵「福到」。

新冠肺炎疫情稍緩,多個展覽場地陸續開放,其中位於尖沙嘴的香港文物探知館,就正舉行「百載築蹟——東華三院文物館與文物保育」展覽,為期近四個月,合共展出逾七十件文物,包括逾百年歷史的牌匾、對聯、祭祀用品等,還有早年的產房紀錄,甚至東華義莊的文獻等,從展覽中可看到華人的生死觀。記者:陳艷玲 攝影:陳鐵剛

「東華三院文物館其實是廣華醫院以前的大堂,在東華三院一百周年紀念時,才把大堂改為文物館,但由於被很多廣華醫院的建築物遮住,未必很多人知道鬧市之中,原來有個文物館。」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史秀英表示,近年因為廣華醫院重建,文物館暫時休館,因此可把館內文物在其他地方展出,讓市民繼續有機會了解東華三院的故事。

認識早期社會醫療發展

東華三院由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和東華東院組成,今年正值東華三院成立一百五十周年,也是文物館五十周年暨列為法定古迹十周年,在三個特別日子下,古物古蹟辦事處及東華三院文物館遂於今年,在尖沙嘴的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百載築蹟——東華三院文物館與文物保育」展覽,展出逾七十件館內文物,包括逾百年歷史的牌匾、對聯、祭祀用品等,當中部分更是新增展品,例如鑄有「東華三院」字樣的玻璃奶瓶、產房紀錄、互動遊戲等等,適合大人和小朋友參觀。

義莊租價列木刻曝光

展覽共分為三部分。首部分介紹文物館前身,即廣華醫院的歷史;第二部分介紹文物館的建築特色;最後部分則介紹東華三院對歷史保育的承擔,包括歷史建築及檔案。史秀英表示,東華三院保存大量檔案和文獻,包括病人入院紀錄、海外華人書信等,保留的,除了是東華三院的歷史,亦是研究香港早期醫療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材料。

事實上,東華三院多年來,除了有為基層服務的精神,也為死者服務,好像今年才被列為法定古迹的東華義莊,就反映了華人傳統上要「落葉歸根」的思想。

史秀英說,東華三院有段很長日子,為本地和海外華人做原籍安葬服務,是次展覽便展出來自海外華人組織的書信,提及請東華為海外亡者提供協助。

「檔案中如果不是有大量書信,也不知海外華人有落葉歸根的盼望,這亦是華人的文化和傳統,在勞苦一生後,最終都要回家。」史秀英補充,展品中包括一塊東華義莊租價列木刻,上面列明不同類型莊房的租金,當中有「大房」、「雙人房」、「單人房」等,相信很多人都未見過。

「小婦人」函請贈醫施藥

在今次展覽中,史秀英特別推介幾組展品,包括一封「小婦人的信」。「這封信來自一九二二年,當時廣華醫院的西醫有政府資助,可贈醫施藥,但中醫卻是贈醫不施藥,當時就有位小婦人,希望廣華醫院可以施贈中藥,因為贈醫不施藥,結果也是無用。」

史秀英說這位署名「小婦人有名氏」的女士,最初已捐了五百八十元,後來還致函東華三院總理,說會捐出四萬零五百八十元,即畢生積蓄給廣華,結果後來還加多一萬元,促使總理們籌款,在新填地街買鋪收租,把租金收入用作贈醫施藥。「這封信很感人,那時代的女性還未能抬頭,社會以男性為主,但她卻想貢獻自己畢生的力量,又夠膽見總理,而總理亦有回應,整個故事很完整。」

對於學生來說,從展覽中四幅巨型箴言板,亦可灌輸德育信息。史秀英表示,四塊箴言板來自廣華醫院的大堂,每塊板的對象均不同,分別是總理、醫師、司事和工役,提醒他們在醫院工作的規矩。「例如總理做事要公道,醫師則醫如父母。」另外,司事要謹守崗位,工役要小心服務病人等,都是提醒各人要用心辦事,對人要有愛心,而不是抱施捨的態度。

全文刊《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