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整體珊瑚生長健康 共19個地方錄得逾半覆蓋率
2020-12-05 14:28
漁農自然護理署今日公布,本年的香港珊瑚礁普查結果顯示整體珊瑚生長健康穩定,品種多樣性維持於高水平,當中有19個地點錄得超過50%的珊瑚覆蓋率,橋咀洲東更錄得最高的珊瑚覆蓋範圍,有83.8%,惟個別地點有輕微珊瑚白化現象。
為期5個月的「珊瑚礁普查2020」於6月展開,普查範圍包括多個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涵蓋香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由北面的東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島。33個普查地點中,9個位於海岸公園,包括海下灣、印洲塘及東平洲。
各個普查地點錄得的珊瑚覆蓋範圍由13.8%至83.8%不等,有19個地點錄得超過50%的珊瑚覆蓋率,當中6個地點位於海岸公園,而橋咀洲東更錄得最高的珊瑚覆蓋範圍,達83.8%。
普查亦有在21個評估地點進行「珊瑚檢視」,透過特定的珊瑚健康監察表找出珊瑚色素的濃度,珊瑚的顏色越深,表示健康狀況越佳。本年的珊瑚色素平均指數為4.31(指數範圍介乎3.15至5.45之間),結果與去年(3.96)相若,遠超過一般平均值的3,顯示本港珊瑚健康狀況良好及持續穩定。
珊瑚礁普查的方法及搜集數據的模式均依照現有國際標準,除記錄珊瑚覆蓋率和健康狀況,潛水員亦要記錄預先訂定的指標品種,包括20種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由於珊瑚覆蓋範圍與物種多樣化有關連,錄得較大珊瑚覆蓋範圍的普查地點,往往發現擁有更多與珊瑚有密切關係的動物群組。該次普查錄得17個指定指標品種,最常見的為眉魚、蝴蝶魚、笛鯛、海膽、海參及寶貝螺,而大部分地點所錄得的品種數目都很多。大部分石斑、眉魚、細鱗和笛鯛都是在西貢牛尾海和香港東北水域包括東平洲海岸公園的範圍內錄得。
調查亦發現個別地點錄得珊瑚白化的現象,但影響程度僅屬輕微及只限於局部地方。所有普查地點均沒有破壞性捕魚作業痕跡,但在個別地點發現有棄置漁網的情況,影響程度僅屬輕微。漁護署將安排承辦商清理。
香港珊瑚礁普查屬一項全球計劃,為促進珊瑚礁的可持續管理而推行。在本港進行的珊瑚礁普查,旨在提高市民對珊瑚生態重要性及保護珊瑚的意識,及提供最新資料,以便護理和管理本港的珊瑚。香港珊瑚礁普查基金於1997年首次舉辦珊瑚礁普查,而漁護署自2000年起與基金攜手合作,普查工作多年來日益獲得市民關注和支持。今年參與該項活動的義務潛水隊共有107支,潛水隊員超過800人,人數約是1997年的20倍。為表揚他們的貢獻,漁護署稍後會頒發證書予參與隊伍和科學家。
珊瑚群落是生產力很高的生態系統,很多海洋動植物賴以為生。為妥善護理本港的珊瑚群落,漁護署一直致力推出一系列措施和計劃。主要措施包括設立海岸公園和海岸保護區,以護理海洋環境和保護珊瑚;舉辦教育和宣傳活動,加深巿民了解保護海洋環境和珊瑚群落的重要性;每年進行珊瑚礁普查和研究,密切監察本港珊瑚群落的情況,以及制訂有效而合適的管理措施;於指定地點放置繫泊浮標和珊瑚標誌浮標,減少珊瑚受船隻和康樂活動破壞的機會;管理及維護珊瑚數據庫,以記錄本地珊瑚和珊瑚魚的多樣性和特徵。最近漁護署亦完成有關本港水域的珊瑚白化及生物侵蝕的顧問研究。該研究提供新科學數據及建議合適的管理措施及長期監察。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