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護照】何栢良指需科學為本 倡考慮與日韓內地等商討建「旅遊通道」

2021-03-18 10:47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and subtitles off, selected

      何栢良說,日韓等地過去一周,每10萬人平均新增確診數字與港差不多,因此有條件商討通關。 資料圖片
      何栢良說,日韓等地過去一周,每10萬人平均新增確診數字與港差不多,因此有條件商討通關。 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各國加緊為民眾接種疫苗,以求通關、外遊,歐盟及多國正計劃推行「疫苗護照」,允許已接種新冠疫苗的旅客入境。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各地制訂「疫苗護照」政策,均按世衛對新冠疫苗最少有5成保護率的標準來訂,他認為是一個好的起步點,建議港府應採用「先易後難」原則,先與接受最低標準的國家地區,商討建立「旅遊通道」。

      何栢良在電台節目表示,全球包括香港都難以確保在疫情下「零風險」,建議港府在考慮商討建立「旅遊通道」時,應採用「先易後難」原則,先與接受最低標準的國家地區商建。他又指,當局考慮建立疫苗護照時要遵循4個原則,包括以科學為本、要有足夠誘因讓市民接種、安全性及對挽救經濟的作用。

      何栢良又說,特區政府可以考慮與日本、南韓、台灣及內地建立疫苗護照,他認為,要待零感染才商討恢復外遊是不可行,他舉例日本和南韓的人口比香港多很多,因此不能看單日新增確診數字釐定風險,而兩地確診個案的地區分布亦有差別,如果比較日韓在過去7日,每10萬人的確診比率,其實與香港差不多,因此有條件商討通關。

      他又指,入境本港的人士若已接種能有效應對變種病毒且可預防無症狀感染的疫苗,相對會較為穩陣。

      何栢良又指,接種後到護照互通的地區旅遊,應該豁免兩地「疫監」,為安全起見亦可要求外遊回港的市民,在回港首日、第5及第7日進行強制檢測。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