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科改革後未納入法治等 劉智鵬:考慮課時下需取捨
2021-04-02 14:15
教育局昨日公布高中4個核心科目的優化措施,包括通識科會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當中未有將「法治」等重點,納入「綜合國力的提升」部分。科目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表示,在考慮課時的情況下需要取捨。
通識科會改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但在課程主題的「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中,未有將諮詢文件提及的「法治」及「社會治理」等重點,納入「綜合國力的提升」部分。劉智鵬在電台節目上則表示,在考慮課時的情況下需要取捨,並指討論相關題目或涉及國策,需要高層次觀察及思考,因此教師或需花甚多時間教學。他又指,若需學習政治體制,不只需要講述今日或改革開放40年以來的政治,而是需要從歷史說起,否則或會斷章取義。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前幹事羅潔玲在同一節目上則指,科目課程內容變化甚大,並舉例指以往的內容較多涉及生活議題,並以議題探究為主,但指現時在課程改革後,將涉及不少內地與香港的議題,包括政制及憲制發展等,教師需時準備新內容。她亦指,目前的時間甚為緊迫,導致教師面對大壓力,又形容情況如同障礙賽。
經改革後的通識教育科課程將貫徹現行的課程理念和宗旨,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以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並為學生提供前往內地學習的機會(不涉及公開考試);課程內容及課時大約為原來一半,而公開考試只設一卷,成績匯報分別為「達標」與「不達標」。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