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逢國指新制度避免靠偏激當選 選委議員討論議題可維持平衡
2021-04-22 15:29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馬逢國在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說,完善選舉制度可將議會拉回擺事實、講道理的狀態,文明議政,變得更像一個議會。他認為,新制度首先是「畫了一條很清楚的界限」,清楚地勾畫出對管治班子、參選人士的要求,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很明確,既而為香港日後的長治久安作出具體的安排。
回歸後曾任選委會產生議員的馬逢國指立法會出現選委議員,並不是新鮮事。他認為,選委會委員具廣泛代表性的精英背景,決定了他們對立法會候選人的要求之高。「這批人來自社會各界別、各階層,他們在行使投票權的時候,訴求往往不是為了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某個界別的利益,而是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他們也會要求參選立法會的候選人必須滿足社會各階層、各方面的需求和利益。」由此產生的議員,一般而言對總體社會的需求有較準確、深入的掌握,考慮問題時亦會盡可能避免偏頗。
選委會選舉產生的議員,由第一屆、第二屆立法會的少數,發展至即將佔一個較大比例的重要位置,卻又不至於過半數,馬逢國看覺得是剛剛好,他預期這將能夠作為議會內一股穩定的力量,在討論社會議題時維持平衡。
馬逢國又認同,適當的壓縮直選仍可確保不同看法表達的空間,只是有效避免了「碎片化現象」,他解釋:「按以往制度,很容易讓一些偏激傾向的人用某一種偏激訴求取得一個較低的支持率,輕易進入議會,之後作出很負面的行為,影響議會文化。」
馬逢國提到,2019年6月黑衣暴力示威者數度包圍及衝擊立法會,他是幾個被困立法會的議員之一,他由自己辦公室的窗口望向街上,只見一大片黑色的人頭,緊張氣氛不斷升溫。在那一刻很難沒有顧慮,「怕暴亂愈演愈烈,怕影響到人身安全。」而議會內部,反對派議員「拉布」阻撓會議觸發肢體衝突,「臭彈」更是在他眼前幾步墮地,難忍的氣味令眾人摀鼻四散。馬逢國認為,「一個議會不應該是這樣的,一些人利用法律上的漏洞在議會內外配合,對議會秩序、社會安寧造成很大衝擊,傳遞極其負面的信息。」
馬逢國期望新議會是「一個擺事實、講道理的狀態,文明議政、有規有矩地進行辯論,監督政府施政。簡化來說,則是變得更像一個議會。」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