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園新編課程架構 助規劃家長教育活動 隔3至5年 重新檢梘
2021-09-03 03:25
新編訂的《家長教育課程架構(幼稚園)》,以四葉草比喻兒童發展,涵蓋「認識兒童發展」、「促進兒童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促進家長身心健康」及「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四大核心範疇(見附表)。以「促進家長身心健康」為例,提到家長身心健康與兒童發展的關係;「促進兒童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則指出,採用以兒童為本的育兒方式,能有效促進他們自主、主動及創意的特質。
月底辦3場簡介會
因應課程架構出爐,當局新學年將向幼稚園提供一筆過5萬至6萬元的額外資助,協助校方啟動有系統的家長教育課程,本月底亦將舉辦3場簡介會,向幼稚園及其他持份者簡介課程架構設計及內容。
學者參與的項目團隊在去年9月至今年5月間,進行了兩輪共7場聚焦小組訪談,以及量化橫向問卷調查,以整體適合本港家長的育兒策略。參與的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副院長(課程拓展)暨幼兒及基礎教育總監李南玉指,課程架構將每3至5年檢視一次,倘有需要會進行調整,以切合不同時期的家長需要。
另一參與學者,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解釋,課程架構提出實質的建議,例如採用「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而非盲目追求「優質」教育,「有些小朋友起步較慢、學習不太好,未必適合就讀較為催谷學生的幼稚園,即使這些學校報稱為『優質』。」她又稱,父親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亦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下學年推展至小學
以往家校對於家長教育的內容或現分歧。李南玉稱,課程架構有別於以往只是校長認為有需要,而是由團隊研究得來,可提供理論基礎,讓學校設計相關課程,「絕對幫助到學校」。
至於課程架構如何「落地」,教育局高級教育主任(家校合作)林菁樺則稱,暫無意為幼稚園提供的家長教育課程數目,作出硬性規定。她透露,當局下學年亦展開小學階段的家長教育課程架構的工作。
記者 葉希雯
原文刊《星島日報》教育版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