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魚類養殖區地點將展開環評 冀產量每年可提高5倍

2021-09-12 08:44

年輕學員在養殖場撈起漁獲。蘇正謙攝
年輕學員在養殖場撈起漁獲。蘇正謙攝

現時本港有26個指定的魚類養殖區,約有900多個持牌養殖場,年產量約1000公噸海魚。漁護署早年委託顧問在本港合適地點物色設立新魚類養殖區,4個建議地點包括黃竹海、外塔門、大鵬灣,以及蒲台(東南),目前已收集初步數據,稍後將會展開環評工作。當局早年預測,若充分使用4個新魚類養殖區,每年的本港養殖海魚產量可提高5倍,即每年額外生產約5000公噸海魚,當局同時會簽發新海魚養殖業牌照,吸引新血加入海魚養殖業。

漁署發新牌吸新血入行

本港海魚養殖業曾經一度蓬勃,但當時社會關注海魚養殖業不受限制地增長,令養殖區的水質惡化,影響附近的海洋環境。政府在1990年推行海魚養殖暫緩措施,其後魚排的飼養密度下降,餵飼方法改良,令海水污染情況大為改善,當局在2013年有限度取消暫緩措施,而漁護署亦在有剩餘環境承載力的養殖區,包括澳背塘、往灣及深灣魚類養殖區,共簽發10個新海魚養殖業牌照。而2015至18年間,當局在這些魚類養殖區收集水質及沉積物化驗,顯示新增的海魚養殖活動對海洋環境影響甚低。

隨着海魚養殖進入新時代,本港亦重新研究引入現代化海魚養殖,除了在東龍洲養殖區試行深水網箱養殖,漁護署亦物色4個優先地點,分兩階段設立新魚類養殖區,包括黃竹海、外塔門、大鵬灣,以及蒲台(東南),稍後將會進行環評,為設立新魚類養殖區展開立法工作。當局亦會為新魚類養殖區,以及6個具剩餘環境承載力的現有養殖區,簽發新海魚養殖業牌照,既為養魚戶擴充業務,亦可吸引有興趣人士入行。

《星島日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