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一姐何珮珊:重新調配部署通關
2021-11-04 04:30
(星島日報報道)社會對「通關」期望殷切,政府配合內地聯防聯控陸續收緊防疫措施,並預期未來一旦恢復通關,將由小規模開始,初期或設配額。新任海關關長何珮珊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海關會做好通關準備,客運方面尤為關注,包括將重新調配相關口岸人手、進行培訓和演練;檢視關口布局、裝置及查驗設備;加強跨部門配合;制定應變計畫應付突發事件。同時推動「智慧海關」藍圖,明年初引進先進人工智能查驗設備「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系統」,配合自動偵測儀及X光機,全面提升查驗可疑物品及打擊違禁品效力,確保可暢順通關。
全港共十五個出入境管制站,疫情下部分口岸暫時關閉,正在開放的客運口岸有四個,分別是機場、深圳灣、港珠澳大橋,以及因應「公海遊」有條件復辦後的啟德郵輪碼頭,貨運口岸則有七個。疫情前,各口岸旅客每日平均流量合共約八十三萬人次,疫後剩約六千人次,跌幅達九成九。今年頭九個月,其中深圳灣口岸每日平均剩約二千四百人次、港珠澳大橋口岸每日平均約三百四十人次,機場最多每日平均一千八百人次左右。
海關關長何珮珊表示,旅客流量減少,走私趨勢呈轉變,更多違禁品以郵包、快件、普通貨物方式經貨運途徑偷運來港,海關已適當調配口岸人手,例如把暫時關閉口岸如羅湖等的人手,調配加強支援前線貨運工作。
對於政府及社會正為「通關」出力,何珮珊指海關亦為未來恢復通關做好準備,包括人手調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講過,如果通關預期由小規模開始,有序分階段進行,甚至初期有配額,所以海關在這方面都做好通關準備,例如人手,除了港珠澳及深圳灣,視乎有無其他口岸在恢復通關時一同開放,會密切監察情況,在貨運的人手有部分要調回來,支援重新開放的旅客口岸。」由於有部分人手會由貨運方面調回來,部門會安排人員進行演練「熱身」,讓他們再次熟習工作環境及流程。
加上部分口岸已停用年多,整個口岸布局、裝置,以及查驗設備都會檢視,「每一日都有同事做檢查,確保這些儀器設備在恢復通關時,查驗設備隨時可以應用。」
「主要在人手調配、培訓,查驗設備,與口岸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如入境處等(做準備),同時要制定應變計畫,在通關之下會不會有突發事情發生?這些應變計畫要一早準備,確保通關時一切順利。」被問到應變計畫可能應對的場景,她估計,會否有抗疫安排需配合,如添加設備、人手在場,「要大約知道通關情況,是那些口岸及預計人數,初期可能有配額,配額人數大約多少?我們再調節。」
何珮珊又提到智慧海關藍圖,希望盡量善用及把握創新科技,預期在明年第一季引入具備人工智能的口岸查驗設備——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系統,共六部。掃描系統可提供高解像度、細節豐富及立體影像,加上掃描系統本身設資料庫,會記錄過去截獲的違禁品X光片,進行自動偵測,「(未來)當我們去檢查某一個物品,掃描系統會有新X光影像,加上資料庫的違禁品X光片做對照,可以提示前線這個是否可疑物品,哪裏可疑。」
同時,海關會引入人工智能自動偵測儀,配合口岸使用中的先進X光機,透過對比可疑物件與數據庫內的X光影像,快速自動辨識如槍械及武器、香煙等違禁品。
何珮珊並估計,當疫情慢慢好轉,未來通關後貨運流量勢愈來愈多,所以在車輛、貨物清關方面也要做好準備,海關正研發大數據分析系統,屬大型基礎設施,將所有從海關業務收集得來的偌大數據,進行整合及詳細分析,查看當中連結關係,冀盡早引入系統,「可以提供很有用的資料,助海關偵測走私趨勢,以及做風險評估」,她形容,「是在一大堆數據裏面找不尋常的趨勢,這些不尋常的趨勢,往往就是走私趨勢的端倪」,加以善用可助海關及早預測走私趨勢。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