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藝術走進校園 沉浸體驗拓闊眼界
2021-12-06 03:19
藝術界近年掀起「藝術科技」(Art Tech)熱潮,把科技融合藝術,通過沉浸式表演藝術等,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大埔的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在形體藝術家協助下,利用投影器、光影裝置及音效系統,把即時互動的沉浸式表演帶入校園。有學生認為形式嶄新,打破固有想像。
光影音樂即興互動
《方圓之外》是特意為香港藝術節50周年特備節目《拉娜》而設的外展教育活動,將在在20所學校巡迴示範演出。有別於傳統演出有劇本、舞台,《方圓之外》演出裝置由投影器、光影裝置及音效系統組成,利用光影、音樂及形體藝術家的舞蹈,建構由人類及電腦操縱的「空間」,形體藝術家與燈光、影像及音樂的即興互動,表現空間誕生、人類探索時的興奮,與空間崩潰時無法逃離的絕望。
影像裝置是利用人體屬半導電體的特性,當舞者觸碰時,隨機生成手掌及腳的影像,並投影在屏幕上;圍繞「舞台」安置的投影器則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穿過場地上的霧氣,折射出不同圖案;音效裝置則是事先錄入約60首樂曲及程式,播放音樂時會令人感受到聲波震動,讓觀眾的聽覺、視覺及觸覺的感官同時接收訊息,而達至沉浸式體驗。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安排全級中三及中四學生,在禮堂欣賞演出,其餘年級因防疫限制,須留在課室觀看實時直播。主創團隊在表演結束後,會親自為學生解釋創作理念、影像及音效裝置的運作方式及原理,並邀請學生試用裝置,即時演奏音樂。
學生:打開五感體驗
選修音樂科的中四生林恩嘉指,《方圓之外》特點在於藝術與科技結合,故事結局卻是主角被困在崩潰的科技空間中,極具諷刺之意,令她反思人與自然、科技之間的關係;她一直認為音樂是物理與數學的結合體,但從未想過光影、音效可與表演藝術結合,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需要打開五感去感受演出,非常新奇!」中三生林梓亦認同表演形式新穎,但內容過於抽象,若以環保等議題為主題,相信更易引起觀眾共鳴。
安排活動的音樂科科主任陳尚芸指,學校積極推動藝術教育,每年均參加藝術節「青少年之友」計畫,邀請不同團體到校演出,惟過去兩年多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而未能成事,幸疫情趨緩終於成事,相信演出能讓學生認識藝術科技,開闊眼界。
記者 袁嘉詠
原文刊《星島日報》教育版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