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豐禾稈冚珍珠 賣產狂套220億

2021-12-23 04:30

■利豐集團出售物流業務股權後,可套現約220億港元。
■利豐集團出售物流業務股權後,可套現約220億港元。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老牌貿易商利豐集團(除牌前:494)一直禾稈冚珍珠,退市一年後引證接受私有化的股東走寶。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以36億美元收購利豐物流全數股權,利豐集團憑其持股量從中套現28.2億美元(約220億港元),較當時私有化的總值107億元高出一倍。
馬士基宣布,斥資36億美元收購利豐物流100%股權,賣方利豐持有78.3%股權,另外21.7%由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持有,全數以現金支付。利豐物流主要經營境內物流和環球貨運管理(GFM)業務,而今次出售後,利豐集團將會購回GFM業務自行經營,同時與馬士基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發展物流解決方案。有關交易須經各監管部門批准,預計2022年完成。
馬士基全購利豐物流
  貴為昔日大藍籌之一的利豐,大股東馮氏家族聯同新加坡私募基金公司GLP在去年提出私有化,作價每股1.25元,較當時股價存在1.5倍溢價,亦較資產淨值高出8.2%。該次私有化斥資72.2億元,如連同大股東本身持股,利豐的價值合共106.7億元。換言之,以利豐折合套現的220億元計,今次交易在短短一年半之間,單靠物流業務的價值已高出當時整個利豐集團的估值1倍以上,還未計算另外兩大業務。
  利豐以往是不少基金愛股,市值輝煌時期曾見2000億元,但過去10年因數碼經濟及電商冒起後,利豐一直處於捱打局面,更一度在2017年錄得虧損,股價亦成為毫子股。近年該集團正手數碼轉型,加上中美貿易戰及疫情衝擊,故在去年中業務低谷時提出私有化,結束28年上市地位。
  當時不少長期小股東批評私有化作價是「豆腐渣價錢」,出手太低對其不公,亦有人控訴在利豐身上損手數百萬元,卻隨該集團退市而血本無歸。
  近年不少老牌港資集團提出私有化,包括合和、會德豐及近期退市失敗的華人置業(127),箇中原因均與利豐一樣,指出受宏觀經濟不確定影響,股份交投又長期低迷,於是以溢價為股東製造撤資的機會。
  利豐集團主要經營三大業務,包括供應鏈解決方案、在岸批發和物流,其中物流業務在2019年的收入為11.7億美元,佔總入收一成,但核心經營溢利9400萬美元,佔整體核心經營溢利達41%。在2019年,淡馬錫以3億美元收購利豐物流21.7%股權,對應整個業務估值為13.8億美元,換言之,在這兩年半間,利豐物流價值已倍升1.6倍。
馮裕鈞:未來聚焦商貿採購
  利豐執行主席馮裕鈞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導致供應鏈嚴重中斷,多元化全球供應鏈網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而利豐擅於在供應鏈上游的數碼化產品開發和採購,馬士基則具有供應鏈下游的物流優勢,可貫穿供應鏈上下游的獨特價值鏈。他又指,出售利豐物流將進一步合理精簡其業務架構,令資源集中於核心商貿採購業務板塊和加快供應鏈數碼化,有關業務需求均已強勁反彈至疫情前水平。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