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非遺是活態傳承 因應時代和環境變遷而創新

2022-02-05 15:01

麥勁生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傳承。資料圖片
麥勁生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傳承。資料圖片

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麥勁生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傳承,會因應時代和環境變遷而不斷地創新。

麥勁生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或簡稱「非遺」源於生活,包括世代相傳的傳統節慶、表演藝術、手工藝和知識等,是一種活態的傳承,會因應時代和環境變遷而不斷地創新,與生活息息相關。

他又指,農曆新年是香港重要的傳統節日,而過年時的不少活動就與非遺有關。他舉例指,有朋友購買菜當作團年飯的餸菜,而這種以大盆盛載食物的獨特飲食文化在香港已有數百年歷史,新界不少宗族會在節慶、打醮、婚嫁或春秋二祭期間一起煮盆菜,與族人圍坐「食盆」。「食盆」有維繫族人感情和確認宗族成員身份的社會功能,是一種凝聚社區的具體社會實踐,並已列為香港非遺代表作名錄。他指,今天售賣盆菜的酒樓食肆會加入款色新穎的食材,雖然這種「都市」盆菜已脫離傳統宗族的社會脈絡,但仍然保留「團圓」的意涵和節日氛圍。

他亦提到,有過百年歷史的黃大仙信俗不僅是香港的非遺,亦於2014年成為國家級的非遺項目。至於大年初二的車公誕,亦是新年期間的另一項非遺盛事。他續指,新界鄉村仍有不少傳統賀年活動,例如經常看到的舞龍、舞獅和舞麒麟等傳統表演,以及相關瑞獸的紮作技藝都是非遺。而點燈和相關的花燈紮作技藝既是傳統習俗和工藝亦是非遺,看似與都市人的生活風馬牛不相及,但點燈儀式就像都市人為新生嬰孩安排出生登記和百日宴,兩類可謂是異曲同工的社會實踐。他指,很多與農曆年相關的非遺項目都與日常生活有關,並指非遺的研究、保護、傳承和推廣工作任重道遠。

立即下載 | 全新《星島頭條》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