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擊|三口家「分居」隔離 佔兩單位浪費資源

2022-02-21 07:32

確診患者大增,隔離設施嚴重供不應求。
確診患者大增,隔離設施嚴重供不應求。

疫情持續升溫,確診患者大增,隔離設施嚴重供不應求。《星島日報》報道,一直研究相關案例的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表示,留意情況相若的「一家三口」家庭,隔離安排卻出現不一致情況,其中一個家庭獲安排舉家入住隔離設施,另一家庭的成員卻「前後腳」入住,分別佔用兩個單位,造成浪費。針對「一人染疫、整家發病」的情況漸趨普遍,以致隔離設施需求大增,她認為應優化隔離安排,盡量以一戶為單位,以善用資源。

當局提供的隔離設施,除了接收密切接觸者,近期也開始接收輕症個案。不過,陳凱欣表示,早前每天確診個案只有一百多宗時,發現當局接收個案時準則不太一致。她認識的其中一個家庭,由於補習老師「中招」,家中兒子作為密切接觸者,首先被安排到竹篙灣隔離十四天,其父母作為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則需要隔離七天。

換言之,整家人進入隔離時間有落差。「當時仍然有足夠單位,加上兒子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父母也不想在隔離設施留得太耐,最後父母一間房,兒子一間房。」至於該名補習老師所接觸的另一家庭,家中女兒雖然已就讀中學,卻希望與父母一起入住隔離設施,結果整家人在同一房間隔離十四天,只佔用一個單位。

隔離安排五花八門

她指出,在現時確診個案「爆表」情況之下,最首先發病的家庭成員,或會被先送到隔離設施,其家人作為密切接觸者,由於隔離設施不足,卻未必可同時進入,但當他們在個多星期後陸續發病後,卻有機會被安排隔離,變相需要佔用多個單位;甚至留意到,有部分家庭最先發病成員在完成隔離返家,才到其他家人開始發病,「結果出現五花八門,一家人進入隔離設施時間落差的情況。」

她認為,隨着社區感染個案急劇增加,市民也不應心存僥倖,當局未來應以一戶作單位,以節省所需隔離設施的數目,家庭成員之間也可互相照應,「同一個家庭,可能要照顧小朋友,給予他們兩間房,可能更不方便;而在某些情況之下,一家三代住在一屋,也遲早受到感染,倒不如舉家早些進入隔離設施。」

改裝公屋應用「碌架床」

當局近日決定租用酒店,以及徵用位於荔景邨恒景樓,以及皇后山邨第一座及第七座,作社區隔離設施,以接收輕症病人。陳凱欣指出,酒店房間可以容納人數較易計算,需要時可以加床,供一家四口、甚至三代同堂入住。至於公屋單位,她指由於大單位數目較多,建議當局應盡量提供「碌架床」,方便家庭入住。「不應再像駿洋邨作隔離設施般那麼手鬆,一間房只得一張牀,新的公屋隔離設施應可容讓家庭入住,但仍應保持一定數量的單身設施。」

更多新冠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