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喬靖夫|奇門兵器武林大會
2022-03-18 12:00
上周本欄談及一個菲律賓魔杖好手對日本劍道高手的交流影片,提到類似的異種兵器對打在外國很常見。這種活動風潮近年亦開始在華人武術圈興起,包括中國大陸,普遍稱之為兵擊。筆者最近看了一些他們公開比試影片,選手穿着全套的現代護具,所用的模擬兵器五花八門,從中國劍、日本刀到歐洲戰斧都有人用,甚至一些所謂奇門兵器都登場了,例如雙鈎和飛錘,真是非常有趣。
最初帶起這種古兵器比試的應該是HEMA,即史實歐洲武術。由於槍炮主導了近現代戰爭,傳統的刀劍矛槍等冷兵器逐漸退出舞台,連帶它們的技法也斷裂失傳了,只剩下形制卻無用法。現代的一些西方武術愛好者,就想到透過僅存的古籍記載,參考現有武術技理,再透過實際對打測試,去還原這些古兵器的用法,漸漸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一種頗具規模的武術運動。
說它是運動也不完全準確,雖然確實是以競賽方式進行,也有裁判給分定勝負,但雙方持着不同兵器對戰時,本身就已形成優、劣勢分野(例如兵器長度差異)。參與者往往都是想透過實打,旨在去測試和研究自己的兵器到底怎麼運用,有何長短處等,多於爭奪勝負。
測試兵器多於分勝負
或有人覺得這種相對安全的兵器對打,並不算是呈現實戰,這也沒有錯。就如上次我說,畢竟現代人不可能真的用利刃去對戰,整個搏擊過程只是一種模擬,是無法呈示真實兵器擊中人體時所產生的實際效果的——例如某一刀打中了,到底是不是真能阻截對方繼續衝過來攻擊,實在無法清楚判斷;更莫說在安全裝備保護下,跟古戰場上白刃相向的心理差別了。許多在競技台上的大膽進攻動作,很可能在實際戰爭裏只會不見影,因為要押上自己的性命啊。
即使它不完全是實戰,但並不代表就沒有價值,我們不需要非此即彼。在武術上,沒有比實際、全速、全力的對打,更能驗證招式技法的實效。很多傳統武術都標榜自己以兵器入拳,兵器才是主菜,拳術是衍生,那麼我認為積極參加這類交流,正是傳統武術未來發展的一個可行路向,好過經常糾纏於與現代格鬥的紛爭裏啊。(喬靖夫)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