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尋常巷陌小人物 守望社區溫情抗疫

2022-04-06 07:44

兩子女之母Mary變身買餸師,疫下偕女兒給街坊送食物。
兩子女之母Mary變身買餸師,疫下偕女兒給街坊送食物。

第五波疫情突襲,全城恐慌,但在港九各個小社區,卻滿載充滿溫情的抗疫故事,有勇字當頭的屋邨師奶,化身「買餸師」,義務替在家隔離的街坊買餸;有熱心的坪洲地膽,在疫下默默留意隱蔽老街坊動向,人肉導航社工上門探訪;亦有「社區爸爸」發揮大隻佬本色,替街坊鄰居送物資;還有退休護士利用專業知識,跟進染疫長者康復後的後遺症。這些尋常巷陌小人物,背後凝聚愛心與人情味,他們都參加了勞福局轄下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舉辦的不同活動,凝聚個人、家庭及組織互相支援,齊心建立守望相助的社區。

記者 關英傑 林家希 圖片 受訪者提供

「樓長」媽媽化身「買餸師」回饋街坊

第五波疫情下,兩子之母Mary跟大部分港人一樣手足無措,但這位屋邨「樓長」未被嚇倒,反而帶同女兒為確診鄰居及老弱街坊送物資,更化身「買餸師」代購菜蔬肉食米糧及酒精,雖然她謙稱「只係舉手之勞,我順便出去行吓」,但其實每次出行,她都要由長沙灣步行半小時,到深水埗購物。她說,當見到老街坊拿着喜愛食物的滿足笑容,一切都十分值得。

Mary居住的長沙灣海盈邨落成三年,邨內除有長者,亦不乏小家庭,有如香港縮影。上月初疫情最嚴峻時,邨內居民相繼確診,Mary同層有六戶中招,當時人心惶惶。Mary最記得有一對老夫婦鄰居,不良於行的老伯愛吃雲吞及河粉,但妻子不敢外出,她知道後,義務協助一眾老弱街坊買餸。努力回饋街坊,只因她初搬入邨時丈夫失業,無助失措之際,幸獲邨內博愛醫院郭興坤長者鄰舍中心提供糧食等協助,才渡過難關。之後她與六歲女兒參加該中心舉辦的「共建耆樂大本『盈』」活動,母女成為親子樓長,定期探訪邨內長者。

曾獲社區食物援助 心存感激

該中心經理霍熠桓指,疫情來得快,中心職員接連確診令人手變得緊絀,當時接獲約八十名街坊求助,曾試過一日接到三十八通求助電話,普遍反映缺糧、缺口罩及酒精等防疫物資,幸得Mary等十名義工相助才渡過困境。

當時Mary與女兒自發送物資,試過一日走幾次,她亦代街坊買餸,希望獨居或老弱街坊都能吃到新鮮食物,那幾天她每天開場白都是:「大家有咩要買?」打齊三針疫苗的她絕非心口掛個勇字,每次出入都噴消毒酒精確保安全。她指疫情拉近街坊距離,「大家簡單一句問候,已為對方送上心靈支持。」

疫情嚴峻,ABCD家泉戶曉齊結網的護士健康諮詢站改以Zoom進行。
疫情嚴峻,ABCD家泉戶曉齊結網的護士健康諮詢站改以Zoom進行。

退休護士 開健康諮詢站關懷長者

在那打素醫院服務四十一年的前資深護士陳潔開,四年前光榮退休,因不忍疫下市民飽受折磨,毅然回歸前綫,到疫苗接種中心協助市民接種疫苗,更把握公餘時間,參與中大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的ABCD家泉戶曉齊結網計畫,為沙田水泉澳邨為長者成立「社區健康諮詢站」,定期跟進長者的健康和生活照顧上的問題。

陳姑娘提到,疫情下諮詢站改以網絡視像形式進行,除了舉辦抗疫講座,亦安排時間與長者單對單傾談,有確診者在康復後出現後遺症,不時咳嗽,對外出有心理障礙,擔心遭人歧視,亦有不少長者有抑鬱和失眠症狀,需要進行情緒輔導,她一一致電慰問,希望他們感受到關愛。

計畫總監、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副院長(研究)車錫英教授表示,水泉澳邨是位於山上的新屋邨,周邊配套尚未完善,義工的支援尤為關鍵。該計畫為區內婦女和年輕長者提供培訓,組成逾二百人的「泉心護你」義工隊,配對關顧區內的獨居或雙老長者;又定期聯同護理學院學生上門探訪,為長者提供健康評估和指導,搭建支援長者的鄰里互助網絡,而疫情期間義工改以電話慰問長者,並將他們所需的物資送到家門。近期團隊將安排中醫師在綫上講解新冠康復者的中醫調護,望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識和知識。

八十三歲的劍雄深愛坪洲,把經營的士多變作防疫資訊站。
八十三歲的劍雄深愛坪洲,把經營的士多變作防疫資訊站。

坪洲地膽 人肉導航助尋隱蔽長者

今波疫情來得兇猛,因資源匱乏,加上隱蔽長者不少,小島坪洲也不能倖免,幸居民在互助下捱過困難時刻。其中八十三歲原居民劍雄,把經營的士多變作防疫資訊站,到大爆疫時更「人肉導航」協助社工,尋找宅在家中的老友記。有情的還有居民義工,他們把四出搜購得來的檢測包送贈老友記,又把家中止痛藥分贈他人,靠人情味抵禦疫情。

劍雄半世紀前開始在南灣開士多,眼見留在島上的老友記孤伶伶,這位有心人每天開鋪,讓士多變成街坊聚腳點,大家見面打招呼、傾吓偈。健談好動的劍雄是長者中心常客,三年前又參加香港傷健協會坪洲長者暨青少年鄰舍中心舉辦的坪洲樂齡薈,報讀書法班,又用智能手機上網玩WhatsApp,十分活躍。該中心社工譚健忠指,坪洲人口六千,長者佔四分一,不少是隱蔽長者,他們經常組織家訪慰問。第五波疫情下隱蔽長者教人擔心,當時中心突接到過百求助,最高峰是月初第一個星期,接獲六十多個求助,幸獲劍雄及熱心街坊協助。

士多變疫情資訊站

兩年前疫情剛爆發時全民撲口罩,作為地膽的劍雄就找到二十多位缺口罩的老友記。今次疫情他如常開鋪,更張貼多張防疫宣傳單張,若發現哪位街坊久未露面便致電問候,甚至發揮人肉導航本色,帶社工探訪送上物資。

社工譚健忠指,坪洲的人情味令人動容,當二月中全城搶購檢測包,街坊在市區左撲右撲才買到二十套,便急急回來送給長者。另有街坊平日購備止痛退燒藥「看門口」,當時島上斷藥,他們立刻把藥物送給缺藥確診街坊。這次疫情,坪洲街坊平安渡過,劍雄指全賴鄰里互助,希望香港人一起互相守望,走出困局。

「社區爸爸」 義教SEN小朋友運動

體能教練Andy因健身場所停業,每日在家照顧小朋友,去年九月從朋友口中得知有機構推行「爸爸」互助網絡,積極參與計畫成為「社區爸爸」,在綫上教導SEN(有特殊學習需要)小朋友運動,他說兒童的肌肉發展也有「黃金時間」,加上困在家中多時需要「放電」,慶幸能發揮所長協助其他區內家庭。

DADs Network Limited社工Winn指出,該「與父同築『屯元天』:建立可持續發展父職互助網絡」計畫連結了屯門、元朗及天水圍地區的爸爸,眾人透過綫上講座學習與子女相處之道,並通過社交軟件進行溝通,分享煩惱,如有人失業,其他「社區爸爸」會幫忙留意區內的招聘信息,當有家庭不幸確診,「社區爸爸」會幫忙購買糧食及藥物,「充分體現出人情味!」

《星島日報》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