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研究指疫情增焦慮抑鬱發病率 10建議改善心理健康

2022-04-17 15:09

有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疫情令市民日常生活節奏紊亂,焦慮及抑鬱發病率增加。資料圖片
有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疫情令市民日常生活節奏紊亂,焦慮及抑鬱發病率增加。資料圖片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大學及教育大學去年訪問逾6,00015歲以上本港居民,發現疫情令市民日常生活節奏紊亂,焦慮及抑鬱發病率增加,而承受經濟壓力、教育水平較低、在單親家庭成長等人群,有較高發病風險。調查又發現,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心理健康較易受影響。

團隊由港大心理學系教授李湄珍、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醫生曹蘊怡、葉柏強,聯同教育大學心理學系博士侯維佳及其他合作夥伴,於去年225日至319日疫情較輕微、政府實施有限的公共衞生干預措施時,以及隨後4月中至5月初疫情較嚴重、加強公共衞生干預措施期間,分別訪問4,021名及2,00815歲以上港人。

unsplash圖片(示意圖)
unsplash圖片(示意圖)


兩次調查結果顯示,焦慮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4.9%14%,抑鬱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9.6%15.3%,當中焦慮及抑鬱的發病率增加與日常生活節奏紊亂有正向的關係。團隊解釋,疫情流行的不同階段,日常生活節奏受到干擾的人群,心理健康負擔較重,其中以飽受經濟壓力、較低教育水平、單親家庭的家長、生活上較為孤獨的長者等族群,被觸發焦慮或抑鬱的發病機率增加。

同時,社會經濟地位(SES)與心理健康有直接關連,疫情下的經濟壓力會為市民心理健康帶來額外的負擔,如學生在學校獲得免費或廉宜膳食減少,增加家庭膳食開支,而低資產(即儲蓄低、沒有房產)者面對心理健康狀況惡化的風險亦會因此增加。

疫情下兒童出現情緒及行為問題的風險增加,父母亦有較大壓力。
疫情下兒童出現情緒及行為問題的風險增加,父母亦有較大壓力。


另外,研究團隊前年(2020年)起調查2.9萬多個家庭,發現疫情下兒童出現情緒及行為問題的風險增加,父母亦有較大壓力;停課期間,有特殊教育需要,風特別是患有精神障礙的兒童,受到不當對待的風險增加,認為有需要加強支援。

團隊於前年發表的研究還顯示,生活常規被打亂,例如睡眠時間不規律、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等,會增加成人和學童出現社交心理問題的機會。侯維佳團隊於去年發表報告,顯示無論在疫情開始還是疫情發展期間,焦慮和抑鬱增加與常規生活節奏紊亂有著顯著關連。不管疫情爆發有多嚴重或政府防控力度,主要日常生活受到中至高度打亂的人士,例如睡眠和健康飲食,及社交和休閒活動常規等,有較大機會出現情緒或壓力問題徵狀。

研究建議市民保持規律作息,關注健康飲食。unsplash圖片(示意圖)
研究建議市民保持規律作息,關注健康飲食。unsplash圖片(示意圖)


團隊認為,新冠疫情在過去兩年給人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不便,抗疫措施雖然有效遏制病毒蔓延,惟同時也對社會構成障礙,對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而禁制措施加劇了人們的孤獨感,增加抑鬱和焦慮徵狀在人群中出現的機會,故提出以下10大建議提升兒童、長者心理健康及整體幸福感:

1. 保持規律作息,關注健康飲食,經常運動
2. 建立積極的心態,自我反思、多感恩和對他人表達善意,均有助建立心理抗逆力和面對困難的信心
3. 建立互助的社交關係
4. 時刻記著,目前的局限都只是短暫的,不是常態
5. 安排執行事務的次序,做好目標設定和時間管理
6. 避免將自己的成就與他人比較,多發掘生活中令自己快樂的小事
7. 加強家庭凝聚力,編排作息、工作和玩耍的時間,生活要有規劃和期望
8. 做好親子良性互動,有助減低孩子社交心理問題和父母的壓力
9. 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並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改善兒童的行為和社會情感發展
10. 接種新冠疫苗,保護兒童和您的家人

更多第5波疫情資訊,請到以下專頁瀏覽(按此)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