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劇毒野菇鬧市湧現 採摘食用隨時無命
2022-05-31 07:55
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更帶來大量繁殖的野生毒菇,上周連場豪雨後兩名婦人在東涌採摘野菇進食後中毒,有菇類專家警告,事故預示本港踏入進食野菇中毒的高危期,更指本港郊野至少有十種常見毒菇,之前更有市民進食劇毒「毒鵝膏菌」後死亡及須換肝保命。記者日前隨專家在沙田直擊視察,輕易在市區花圃草叢找到三種毒菇,他提醒市民「野菇絕不是食物,不值得搵命博」。
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樹木管理」學科統籌主任鄧銘澤是本港樹木及菇類專家,他指本港每年平均發生八至十宗市民進食野生菇類中毒事件,在綿綿春雨後,野菇便大量生長,往往早於三月起發生食野菇中毒事故,每年四至八月更是高危期,但今年春天乾燥又清涼,導致菇季遲來兩個月,不過他估計隨着炎夏來臨,加上市民愛行山,增加在野外遇到菇類的機會,由現在起同類事故會上升。衞生防護中心更指,九成野菇有毒不能食用,並於一九年的《傳染病直擊》總結三十宗中毒個案,雖然大部分個案只出現腸胃道症狀,但死亡率仍高達百分之二。由一九年至今,本港有近五十人進食野生菇或街市出售的菇後中毒。
綠褶菇似草菇 被指「沉默殺手」
鄧銘澤指,連串中毒事故反映市民常把毒菇錯認為食用菇及竹笙。近年,鄧銘澤與瑪嘉烈醫院合作,當發生進食野菇中毒事故,他除向醫院提供毒菇資料,院方更給他毒菇照片協助辨別種類,以便醫生盡快下藥,避免耽誤治療。他指,坊間一般認為顏色愈鮮艷的野菇愈毒,其實不少毒菇呈灰或白色,平平無奇,以全球引發最多中毒事故的綠褶菇為例,其外形近似可食用的草菇,或顏色雪白又帶清新菌香的劇毒「致命白鵝膏」,外形不顯眼卻足以致命,認為是「低調又沉默的殺手」。
雨後遇陽光 爆發性生長
鄧銘澤研究本港菇類多年,他指本港至少有十種常見野生毒菇(見表),包括綠褶菇、小托柄鵝膏菌、致命白鵝膏、假褐雲斑鵝膏、晶粒鬼傘、綠褐裸傘、裂絲蓋傘、純黃白鬼傘、淡黃竹蓀及黃硬皮馬勃等,各含有不同毒素成分。他續稱,進食不同的毒菇會出現不同的中毒反應,大致可分腸胃中毒、肝腎中毒、神經中毒、酒醉中毒及溶血中毒等五種。當中毒性最強的是鵝膏菌,由一三至一八年,本港至少發生四宗誤吃鵝膏菌中毒個案,釀成一死三傷,四名病者均出現急性肝衰竭,其中一人死亡,兩人要移植肝臟,另一人則自行康復。其中一八年的死亡個案,一名長期病患者在大埔採摘數株「毒鵝膏菌」回家進食後腹痛、嘔吐及腹瀉,翌日肝功能受損惡化,數日後離世。
上周五,鄧銘澤到沙田石門一帶花圃草叢巡視,當日天色陰暗,早上傾盆大雨,雨後的花圃草叢十分潮濕,在短短一個小時行程中,已在路邊花圃發現三種毒菇,包括最常見及最多人中毒的綠褶菇、珠雞斑白鬼傘、簇生鬼傘。當日所見的兩棵綠褶菇,都生長在一棵大樹的根部,當時因大雨後地面及泥土十分潮濕,一呎外是三至四棵珠雞斑白鬼傘,再一呎外是數棵毒性未明的琥珀小皮傘。他指由於上周中曾下大雨,通常在雨後一兩日遇上陽光照射,野菇便會爆發性生長。
鄧解釋,菇菌類有腐生性及共生性,所以同一枯葉、腐木或泥土上,會長出不同菇菌。現場所見,該兩棵綠褶菇已遭大雨破壞而枯萎,其餘的珠雞斑白鬼傘的頂部亦沖塌。他稱,綠褶菇及珠雞斑白鬼傘均是本港常見毒菇,進食後會出現腸痛腹瀉等徵狀,珠雞斑白鬼傘雖不列入十大毒菇,但仍不可輕視。
進食簇生鬼傘 酒後現酒醉中毒
其後他在石門港鐵站附近行人路,一處人來人往的花圃竟發現一大群只有一厘米高的簇生鬼傘。現場所見,近百棵簇生鬼傘由地磚縫隙及濕潤泥土中長出,白色頂部如吊鐘,外形有趣,但鄧銘澤指,簇生鬼傘含可干擾人體分解酒精的酵素,若進食後飲酒可令當事人出現酒醉中毒。他補充,其毒素會維持一星期,若進食後才飲酒亦會產生中毒現象。他指出,無論是鬧市及郊野都常見毒菇蹤影,其中劇毒鵝膏菌在城門水塘及大帽山郊野公園等亦常見。
進食毒菇可致不同中毒情況,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師袁美恩指,各種野菇含有不同毒性,當中毒性最強是鵝膏菌,鵝膏菌中普遍含有毒傘肽,其中的鵝膏蕈鹼是一種耐熱的八肽雙環多肽,能主動進入肝臟細胞引致其死亡,誘發肝衰竭。她續稱,鵝膏蕈鹼有耐熱特性,即使高溫烹煮仍無法分解毒素。至於鵝膏菌中毒徵狀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進食六小時至二十四小時後,病者會嘔吐、腹痛、腹瀉;在進食十二小時至三十六小時的第二階段,症狀會短暫改善;但進食第四十八小時後的第三階段,患者會急轉直下,出現肝衰竭、腎衰竭、凝血功能障礙、昏迷,甚至死亡。袁續稱,另有野菇含可影響神經系統的生物鹼,會依附在神經系統不斷作出刺激,導致出現流汗及流口水,若及時發現,可飲用大量清水稀釋,使毒素排出體外。
高等教育科技學院食品與健康科學學系助理教授蔡少薇博士亦指,另一種進食野生毒菇常見的中毒情況是毒素含刺激腸胃成分,市民在進食十五分鐘後已發病,病徵主要是腸痛、嘔吐及腹瀉等與腸胃炎近似的徵狀。
夜光菇亦有毒
除十大毒菇,鄧銘澤提醒市民近日可能在郊野見到俗稱夜光菇的發光菇,鄧於一五年首次在本港發現夜光菇,他指在枯樹廢木生長的夜光菇,於消化和分解時產生熒光素致發光,現時正是夜光菇生長季節,但夜光菇亦有毒,可致腹瀉不能食用。
立即下載|全新《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