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題材貼地擊中人心 港產片強勢回歸

2022-11-16 08:37

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爆發,戲院被勒令停業逾百天,重創電影業。
今年初第五波疫情爆發,戲院被勒令停業逾百天,重創電影業。

過去大半年,沉寂一時的港產片市場再現蓬勃,多套講述家庭離合、愛情緣分及奇案的港產片上映,當中有電影只以二百多萬元低成本製作,卻締造過千萬元票房,有電影學者認為港產片正在復興,喜見多部電影的題材「貼地」,劇本嚴謹;有社會學家則分析,相關熱潮與天時、地利及人和因素有關,如片商善於利用社交媒體製造話題,以及電影在近年社會變遷下,擊中港人的心靈,特別是第五波疫情後,港人更需要娛樂慰藉等。低成本創作被視為業界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電影業界對此有所保留,認為單靠本地市場,難以維持整個業界生存,要做到題材、片種多元化,並走出國際,才算得上真正的復甦。 記者 關英傑

第五波疫情在今年二月大爆發,重創電影業, 由一月初至四月底,戲院被勒令停業共一百零四日,更損失農曆新年及復活節兩大黃金檔期。今年上半年首輪上映電影僅七十三部,港產片只佔六部,比去年一百三十部和二十四部少。同時,今年上半年五大港產片的票房不足三百萬元,也創歷年新低。隨疫情放緩,戲院在四月底起恢復營業,七月起《闔家辣》、《緣路山旮旯》 (下稱《緣路》)、《阿媽有咗第二個》(下稱《阿媽》)、《明日戰記》及《飯戲攻心》(下稱《飯戲》)等港產片陸續上映,出現久違的叫好叫座場面,上月底以大角嘴肢解父母案為藍本的三級電影《正義迴廊》(下稱《正義》)亦好評如潮。

近半年多部本地製作電影大賣,有人認為是港產片復興的現象。
近半年多部本地製作電影大賣,有人認為是港產片復興的現象。

二百萬製作締造過千萬票房

  上述六部電影,除了《明日戰記》是耗資逾四億元的中港合拍科幻片,其餘都是本地製作,且以香港為主題,當中《緣路》成本最低,僅二百七十萬元,並用十二日拍攝完成,卻取得逾千萬票房,其餘電影製作費約千萬元。

  對連續幾部本地題材的港產片取得佳績,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田啟文感到鼓舞,直言今年上半年的市道是歷年最差,但下半年大賣的五部港產片,勝在題材「貼地」及劇本優秀,而且製作認真,部分電影初上畫時票房欠佳,但在觀眾口碑下反彈,反映「好電影會有好票房」。根據香港票房有限公司資料,至本月十四日,《闔家辣》、《緣路》、《阿媽》、《飯戲》及《正義》等五部電影的總票房達一點七五億元,幾近二一年全年十大港產片一點八九億元的總票房,其中《飯戲攻心》後勁凌厲,獲七千五百萬元票房,躋身最賣座港產片第二位。

市民「餓戲」 本土題材受落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陳智廷直言,今次熱潮象徵港產片復興,指回歸後不少香港導演及電影人北上製作合拍片,但成品卻被批喪失香港風味,上述港產片在題材上完全回歸本土,《緣路》是宅男公路愛情電影,《闔家辣》、《飯氣》則是家庭倫理與愛情的輕喜劇,《阿媽》具言情及偶像元素,《正義》則借兇案探討司法制度等,贏得口碑及票房,是近年罕見。他提到,難得的是各電影都有嚴謹的劇本,如《飯氣》男主角黃子華金句多多,「一個家,最緊要齊人開餐」及「幾難,都要一齊行」等,觸動觀眾心靈。至於,《阿媽》是MIRROR成員姜濤和柳應廷的首部主演電影,他認為,若非七月發生墮屏意外後兩子停工,估計票房可能更好。

  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羅樂然則從社會文化角度分析,指今次港產片熱潮配合天時、地利及人和,提到數年前獲獎無數的《五個小孩的校長》,顯示非主流的本土題材電影有捧場客,今年上映的《緣路》講郊外隱世美景,《正義》精心鋪排法庭戲,都深具創意,反璞歸真。其次,第五波疫情放緩,市民「餓戲」已久,加上電影題材觸及社運、疫情及移民等家庭離合問題,獲得觀眾共鳴。

近期多了市場入場看戲。資料圖片
近期多了市場入場看戲。資料圖片

善用社交媒體製造話題

  上述電影至今仍在上映,羅指,港產片持續上映三個月極少見,更難是仍可吸引觀眾繼續入場,認為與新穎宣傳手法有關。他指,舉辦謝票活動及座談會,可讓觀眾跟演員導演近距離交流,曾有觀眾為了參與偶像謝票場次,而二刷三刷購票入場。他又指,片商善用社交媒體,定期發文帶出新話題,又製作劇本全紀錄和T恤等周邊產品,持續刺激觀眾入場,其中《飯氣》導演陳詠燊在網上交代片中角色性格及背景,竟引來熱烈討論,是過去未有的經驗,近日則有《正義》監製翁子光撰文講述尋求資金的困難,曲綫宣傳。

  羅亦指,疫情下內地片商對合拍片計畫有保留,本港片商轉攻本地題材而取得成功,令人不禁反思,合拍片是否最佳出路。九月初,《飯氣》在中港兩地上映,該片在內地取名《還是覺得你最好》,並以全粵語對白,取得過億元票房,反映大中華市場,其實對少爭議又帶濃厚香港風味的題材受落,要打入內地市場未必要自滅特色。

單靠本港市場難養活行業

  曾經歷八十至九十年代港產片黃金時期的田啟文亦指,業界過度倚重內地市場,忽略了東南亞市場,但單靠本港市場亦不能養活行業。他認為,未來港產片要做到題材百花齊放,配合嚴謹劇本及製作,才能打入國際市場,吸納更多觀眾,才算真正的復甦。曾投資《緣路》的深度遊團體負責人陳智遠指,相信低成本製作較獨立自主,坦言千萬票房超出預期及已經回本,並會繼續投資《緣路》導演黃浩然的新作,希望再創佳績。

  距離明年農曆新年只餘兩個月,田啟文指,暫時得悉只有兩套賀歲片開拍,較為冷清,建議片商安排早前因疫情積壓的電影上映,讓市民度過熱鬧的新年。

每日雜誌 全文刊《星島》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