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補鳥類起源空白|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 新物種命名「奇異福建龍」

2023-09-10 07:00

內地科學家歷經200餘天野外發掘和長達一年的修復與分析研究,確認發現於福建省政和縣約1.5億年前晚侏羅世地層中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龍化石屬於鳥翼類恐龍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奇異福建龍」。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侏羅紀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鳥翼類恐龍,也是福建省內首次發現恐龍化石。

這項恐龍和古生物群的重要發現及研究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團隊和福建省地質調查調查研究院徐立明等合作完成。研究論文9月6日晚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線發表。

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立明帶隊開展的綜合地質考察和同位素測年工作,將奇異福建龍生活的時間限定為晚侏羅世提通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王敏等通過古地理位置復原,確定了它是目前已知全球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羅紀鳥翼類。奇異福建龍的發現,彌補了鳥類起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部分空白。

約1.5億年前鳥翼類恐龍「奇異福建龍」的化石標本。中新
約1.5億年前鳥翼類恐龍「奇異福建龍」的化石標本。中新
王敏研究員展示介紹「奇異福建龍」化石發現及相關研究成果。中新
王敏研究員展示介紹「奇異福建龍」化石發現及相關研究成果。中新
約1.5億年前鳥翼類恐龍「奇異福建龍」及「政和動物群」生態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約1.5億年前鳥翼類恐龍「奇異福建龍」及「政和動物群」生態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奇異福建龍」的體型和奔跑能力與其他中生代恐龍的比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奇異福建龍」的體型和奔跑能力與其他中生代恐龍的比較。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福建省地質調查調查研究院聯合考察隊發現「奇異福建龍」化石標本後合影。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福建省地質調查調查研究院聯合考察隊發現「奇異福建龍」化石標本後合影。
奇異福建龍正型標本、分支系統樹和古地理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奇異福建龍正型標本、分支系統樹和古地理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

彌補鳥類起源空白

鳥類至少在晚侏羅世就和非鳥類獸腳類恐龍發生分化。而鳥翼類包括所有現代鳥類以及中生代的原始鳥類,因此侏羅紀的鳥翼類對研究鳥類的起源和演化至關重要。已知的侏羅紀鳥翼類僅有近鳥龍和其相似物種,多在中國東北地區距今1.66至1.59億年的燕遼生物群,這與約1.3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出現的大量鳥類在時間上有長達3000萬年的空白。

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奇異福建龍與近鳥龍有著很近的親緣關係,構成了近鳥龍科,是鳥翼類最早分異的一支。奇異福建龍最為特殊的是其後肢構造:股骨短,脛骨和蹠骨細長。結合比較分支系統學的分析,王敏等發現奇異福建龍的體型結構和其他鳥翼類相近,在體型空間上介於恐龍和鳥類之間。

奇異福建龍是一種雉雞大小的鳥翼類恐龍,小腿(脛骨)的長度是大腿(股骨)的兩倍,這在之前的非鳥類恐龍或者中生代鳥翼類中未曾見過,說明奇異福建龍不是一個快速奔跑者就是一個長腿「涉禽」。該發現與其他侏羅紀鳥翼類恐龍的生態習性行成鮮明對比,其他早期鳥翼類恐龍被認為更多的是樹棲性。「奇異福建龍的發現增加了原始鳥翼類的生態多樣性。」王敏說。

此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和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組成的考察團隊還在福建政和地區發現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動物,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龜鱉類、離龍類。基於如此高的化石丰度和多樣性,以及確切的年代學框架,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政和動物群」。這也是目前全球已知侏羅紀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保存有鳥翼類的動物群。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