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郭志堅|膝痛醫腳有道理
2023-09-27 08:00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真的不是一定合理,例如「膝痛醫腳」,有研究顯示,前膝關節疼痛AKP(Anterior Knee Pain),可能是你的腳出了問題,波斯頓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科助理教授K. Douglas Gross的研究報告指出,患有扁平足的老年人可能比足弓較健全的人更容易患慢性膝痛。
人類直立行走,腳有很大的負重作用,站立和走路時,地心吸力和身體重量的反作用力便從足底垂直隨下肢向上傳導,途經小腿、膝、大腿、髖,腳負重點真的像三腳架一樣,三點包括前掌外側後踭,令足底接觸地面穩定身體,內側形成腳弓,所以行路腳落地負重時,有緩衝作用。
當有正常的足弓時,可以明顯的觀察到踝關節、膝、髖會從下到上成一直線對齊。相反的,如果足部受力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此直線便有改變,反作用力的傳導方向也會因此而變化,產生橫向作用,如上幾期所述,我們膝和髖關節的壓力包括摩擦壓力便增加,自然在運動時的大負荷下,更容易有損傷。
例如扁平足,產生後足外翻兼腳弓下陷,自然小腿內側向下墜,令整個下肢內旋,膝關節亦產生X形腳,直線失蹤了,髕骨即菠蘿蓋亦因而外移,髖關節內旋,長期令髖前的內旋肌內緊縮,亦更加鼓勵整個下肢內旋,長期姿勢錯誤,膝前的髕股關節就會產生髕骨下軟骨磨損性疼痛,髕股退化性關節炎(OA knee)。因此,長期腳弓塌陷外翻是引起膝關節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足部是我們跟地面的第一個接觸點,而力從着地起,任何因足部結構的偏差所產生的生物力學問題,都會在下肢的髁、膝和髖關節形成傷害!不但膝前病變,半月板和內外側副韌帶,膝內的兩條十字韌都造成一定的問題。可能一開始只在深蹲時的膝蓋不舒服到最後在激烈的賽場上導致更嚴重的運動傷害,這一連串下半身生物力學問題,更有可能進一步地導致下背痛,甚至頸頭痛。郭志堅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