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丨災後應變屢受批評 專家倡設專責部門統籌 超前部署緊急避難方案
2023-12-12 08:00
《探討極端天氣下的城市韌性》系列之超前部署篇
本港10月再迎來颱風「小犬」,但不論預報系統、鐵路和路面交通,還是機場應變等皆再次受到批評。隨着氣候變化,極端天氣或漸趨頻密,港府有需要超前部署,提高城市韌性。多名專家形容,政府防災管理可以更周全,例如公布更多預測數據,訂定各區災難疏散路線及表列庇護中心位置,仿效國家制訂後備電力供應指標;對於發展防災產業未雨綢繆,有專家建議多了解其他地區的防禦技術,甚或設立專責部門統籌災害管理,方為上策。
香港通訊發達,政府透過媒體發放最新災害資訊,通知市民即將迎來極端天氣或者避難行之有效,惟緊急運輸及逃生網絡的規劃並未全面。回溯「小犬」當日,天文台僅提早15分鐘宣布即將改發更高的「9號風球」,港鐵露天路段突然停駛,不少正在歸途的市民未能趕及尾班車而被困站內,最終有市民及旅遊巴公司發起「義載」,疏導人流。
目前本港天文台負責提供降雨及風速等全港性大範圍預警,而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全港裝有超過120個自動雨量計,為山泥傾瀉警報系統提供即時雨量資料,並以數小時的雨量預測及斜坡分布等資料,評估是否需要發出山泥傾瀉警報。有天文專家指,香港天文台水平不輸其他地區,預測極端氣候也是全球面對的難題。他指,預測各項的指標和模型,需要統計和分析歷史數據,但「極端」事件出現的概率極低。他說,大多氣象機構用超級電腦運算預測天氣,近年包括香港也有試行人工智能預測,「但無可能百分百準確預測,『蝴蝶效應』的概念本就從預測天氣而衍生的。」他說,「變化急、影響局部地區的現象最難預測,我們要有認知,日常做好防災準備。」
要防範越趨頻密及風險漸高的自然威脅,必須做好災害管理,惟市民即使留意天氣警報,也不了解哪區風險較高,或成安全漏洞。香港紅十字會高級經理(社區備災)楊綺華(Eva)分享,前線團隊於風災期間出外救援,事後發現所得資訊欠完整。據她留意,也有市民未能分清風暴資訊真偽,加上政府不會直接籲市民下一步該做甚麼、要否撤離,「得不到官方答案,要自己判斷,但是否所有市民都有足夠知識及危機意識去做正確決定?」她舉例,居於村落的長者或會憑過去經驗,認為水浸數小時便會自動退去。
Eva認為,本港有需要整合災害資訊和制訂完整的災害應對方案,舉例可以災害資訊地圖的方式,向市民提供最近的疏散路線、臨時庇護中心位置及輪椅人士出行的暢達通道等實用資料,「公眾知道怎樣逃生,做好心理及行動上的準備,避免真正發生災害事件時因混亂引致傷亡。」理大於2016年公布的「香港韌性城市建設」先導計劃初步評估報告,也建議研究安老院的防火安全,並為安老院開發緊急疏散的設計。
臨時庇護中心分布不均
據了解,日本早已定立應變方案,各區的災害地圖列出了緊急輸送物資路線、疏散路線、避難所位置等,即使市民未接到官方通知,本身已知道可前往的避難場所。以東京都為例,規劃預留逾1200個臨時停留處所、超過200個緊急避難場所,涵蓋公營機構、民間提供的場所、防災公園和學校等。
民政事務總署在全港設有近50個臨時庇護中心,惟各區分布不均,如港島及九龍分別僅設4至5個庇護中心,其餘皆在新界各區。Eva以不少長者居住的薄扶林村為例,官方提供的庇護中心位於山上,長者未能前去導致使用率低。她希望,政府能明白防災設施要便民、易達的關鍵。
能源供電至關重要
災害發生後,防災物資及後備電源是否足夠也是關鍵。去年6月,元朗有電纜橋起火導致3組高壓電纜損毀,新界西約16萬戶停電,部分地區更沒有電訊訊號及鹹淡水供應。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導致北區、元朗及西貢約4萬戶停電,有教研中心於事後進行調查,分別只有1%和2%的市民有在風災期間作停電和停水準備,更有48%受訪者認為他們沒有足夠準備應付上述情況。Eva指,供電無疑是城市運作的重要動力,足以影響災後復元進度,舉例河南鄭州2021年發生水災後停電多日,政府要認真考慮災難中的能源供電問題。
事實上,不少地區有制訂後備電力供應指標,如內地的「安全韌性城市評價」要求應備有超過10天的備用燃氣供應和超過12%的電力系統事故備用容量佔比,每戶年均停電及停水時間也分別不能超過1小時及1天。因應部分地區把應急物資列為戰略工具,日本、台灣及美國亦致力發展防災產業鏈,自成保障體系。以日本高知縣為例,推出了「防災認證產品」,如獨立電源系統、組合式自航艇等;防災糧食也多元化,包括可存放5年的儲備水及小米餅乾等。
倡參考澳門應急物資儲備庫
香港防災產業未有充分發展,商經局回覆立法會指,本港的《儲備商品條例》只指明食米為儲備商品,目前未計劃新增商品,亦認為沒需要另外物色地方貯存法定儲備商品。反觀鄰近的澳門,當地目標在2028年建成統一指揮、符合實際的應急物資儲備庫體系,包括鼓勵社區和家庭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並規定避難中心的基本生活物資儲備至少達3天或以上。
香港求生組織成員Kevin認為,香港災害較少,而且生活便利,市民基本備有1至3日糧食已經足夠,「低窪地區的居民可以準備逃生包,有備無患。」他指,本地不一定要發展防災產業,但企業、普羅大眾要有防災意識,多了解外國研發的防災新產品,如日本最新研發自行膨脹的沙包,雖昂貴但方便,可解決在家中存放大量沙包及費時堆砌沙包的問題。
因應極端氣候漸成常態,有專家認為,現時欠缺中央統籌及發布災情資訊的平台,資訊發放零碎。另有城市規劃師建議當局仿效深圳市應急管理局,成立恒常應急專責部門,為本港防災和備災制訂長遠目標和策略,遇上惡劣天氣時,統籌包括消防、渠務署及社署等部門進行救災和災後復元工作,以提升城市面對災害的韌性。
9月極端天氣索賠額達19億 業界:不排除加保費
保險業監管局上周公布與9月兩宗極端天氣事件有關的索償總額高達19億港元。有保險業界人士認為,保險公司有機會針對極端天氣的索償情況「出招」,加大保費或「墊底費」。
財產損壞和汽車業務分別佔索償總額86%及9%,其中前者索償額約為16.38億港元。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直言,遭遇「百年一遇」暴雨,政府和市民皆措手不及,而且成功索償以外有更多人「不成功」,故實際影響數字應該更多,「好多車主沒有買汽車全保,三保無法索賠。」
面對越來越頻密極端天氣,他估計,部分保險公司經過內部精算師計算後,或就水災等災害作出部署,以減低公司損失,「若然個別保險公司覺得風險高,有機會修訂條款加大保費或『墊底費』,事主就要多負責任。」他指,車主有責任減低自己損失,雖然暫時未見有保險公司行動,但相信假以時日,必定會有公司「出招」,籲大眾多加留意。
工程師:AI助一臂之力 提早發現高危地區
有工程師坦言,隨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可以在颱風襲港前作出超前部署,利用科技提早發現渠道淤塞及監察山坡,掌握水浸及山泥傾瀉的高危地區。
黃兆輝教授工程師舉例,可分別透過智能感應器測量雨水渠城市管網於高位、中層及沙井的水流量,了解渠道的淤塞情況,「假設高位的水量流至中層有其他集水區,水量應更多,沙井亦如是。若然沙井一直未有水、水量沒有明顯上升,或與過往類似情況出現明顯落差,就可能有問題。」他指,全港有數十萬個沙井,以往整理感應器數據及環境資料存有難度,惟現時有物聯網(IoT)收集數據、數字孖生(Digital Twin)、超級電腦整合及人工智能(AI)分析,可望發揮即時互動的動能,加強城市韌性。
黃續說,同樣技術也可套用於山坡監察,先利用數字孖生把現實斜坡數字化,再利用智能感應器測量斜坡的山泥傾瀉指數,「看到趨勢後便作出預測性維護(Predictive maintenance)。」翻查資料,土力工程處曾分別跟中大及科大團隊合作,研發山泥傾瀉監察系統,後者更開發出手機應用程式,利用全球衞星定位追蹤使用者位置,在他們進入山泥傾瀉高危地區前作出警告。
每日雜誌組
《探討極端天氣下的城市韌性》系列
檢討強化篇: 每日雜誌|渠道系統受衝擊 天然斜坡待檢視 發展「韌性城市」刻不容緩
都市規劃篇: 每日雜誌|地理環境如「大水兜」危機四伏 增地下蓄水池超級堤霸 完善城市規劃救港
救災復原篇: 每日雜誌丨灌輸自救意識 合力建韌性社區 全民變身「防災士」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