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推動醫社合作 加強診斷及配套 社福界籲制訂全面政策 建認知障礙友善社會

2024-10-01 09:30

本港認知障礙症人口不斷上升,但有意見指,政府在制訂策略上未夠全面。
本港認知障礙症人口不斷上升,但有意見指,政府在制訂策略上未夠全面。

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本月發表,社福界關心政府會否加強支援認知障礙症人士。港府早於2017年就長者認知障礙症支援服務提出10項建議,但執行上卻「歎慢板」且未夠全面。有學者相信,坊間已有不同服務,但需要重整及互相配合。有業內人士指,從早期辨識到照護,現有服務和配套尚未達至全方位承托,應加強醫社合作,及早診斷並加強診斷後支援,亦需收集足夠的數據,制訂全面的認知障礙症策略,並加強公眾教育,建立認知友善環境。 

香港近年已成為「超高齡社會」,意指其65歲及以上人士佔總人口超過20%,而認知障礙症人口正不斷上升。在醫院管理局接受治療的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由2017年約7萬人,增至2022年約8.4萬人,當中90%患者為65歲及以上。

及早預防和介入,有效延緩認知障礙症人士的衰退情況。
及早預防和介入,有效延緩認知障礙症人士的衰退情況。

近年,全球跟隨世界衞生組織《2017-2025年公共衞生領域應對痴呆症全球行動計劃》當中的7個行動領域,各自制訂和實施全國性認知障礙症策略。港府在2017年4月發表《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下稱報告),其中第4章以「長者認知障礙症支援服務」為題,提出10項建議,包括加強公眾教育、編制通用的參考資料及加強醫社合作等。然而,去年立法會發表的《資料摘要》,揭示對比日本和南韓,港府現時仍未為認知障礙症人士制訂全面的政策框架,執行上述報告的建議亦進展緩慢。

根據2020年「認知障礙症創新準備指數」的全球排名,香港在全球30個城市中位列第22位,落後於東京(7位)、首爾(11位)和台北(15位)等鄰近城市。國際認知障礙症協會(ADI)亦有跟進各地推展策略的情況,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僅達中級的「3C」階段,對比澳門和台灣分別已達最高級的「5A」及「5B」階段,本港仍有改善空間。

公眾了解片面 須加強教育

世界衞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總監、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梁綺雯教授坦言,報告中的建議皆有待全面落實,如香港有定期進行全港認知障礙症患病率的研究,惟相關資料大多只在國際論文上發表,未有發放予公眾了解;醫管局網站有通用的參考資料,但比較片面。她亦指,現時大多認知障礙症的支援都在社區內,醫療界及社福界的合作有限。她相信,坊間已有不同服務,只是較散亂,可以互相重整及配合,以符合受眾需要,但香港確實沒有政策支援認知障礙症人士及其家庭,「政策不足,導致公眾教育也不足。」

社企「鐵樹銀花」透過電影及虛擬實境,加強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
社企「鐵樹銀花」透過電影及虛擬實境,加強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

若要制訂全面的認知障礙症策略,賽馬會耆智園副總經理崔志文博士相信,大方向都是按世衞的7個行動領域推展,但要涉獵得更廣更深,並加強醫社合作。他指,認知障礙症可以分為7個階段,由長者最初覺得自己因為年老而記性差,到發現自己有認知問題,繼而影響財務管理、購物等日常生活,再推展至中期至嚴重腦退化。他直言,各個階段所面對的困難有異,惟現有的服務和配套,尚未達至全方位的承托。

他舉例,長者患有輕度認知障礙前,大多對腦退化症沒有多少認識,也不清楚輪候公立醫院服務以外有何選擇,及後有初期腦退化,除了難以找到準確的診斷,診斷後的支援亦不足夠,如訂立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及遺囑等文件,「倘若再進一步退化就未必做得到。」

患者角度出發 照護添溫度

社企「鐵樹銀花」創辦人岑啟灝認為,社會各界有必要從認知障礙症人士的角度出發,切身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繼而制訂相關的友善措施。他指,認知障礙症人士普遍有4大心願,包括在家安心生活、保持個性並自主自立地生活、獲周遭理解和扶持,以及得到家人適切照顧,惟現時的照顧體系雖着重「快」,仍欠缺全面的認知及支援,導致實際的照護既沒效率,亦欠缺應有的「溫度」,最終長者和照顧者的生活質素每況愈下,照顧資源亦因而變得更為緊絀。

他解釋,本港政策仍偏向醫療層面,各界有必要從根本認識「長者照護」,繼而發揮官、商、民、學的多方協作。日本作為亞洲推展全國性認知障礙症策略的先行地區,他曾到當地安老院擔任前線照護員「取經」,了解到日本着重軟性教育,至今已培訓近1500萬名來自不同界別的人士,成為認知障礙症「支援者」及「導師」,讓照顧長者成為生活必備技能。

社企「鐵樹銀花」透過電影及虛擬實境,加強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
社企「鐵樹銀花」透過電影及虛擬實境,加強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總主任(長者服務)黃婉樺認為,政府宜先掌握本地有多少認知障礙症人士,以及各人的認知程度等,才能列出不同行動的先後次序,完善社會配套設計。她指,儘管及早預防和介入,有效延緩認知障礙症人士的衰退情況,惟現時難以識別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士,曾聽聞有市民到醫院排期診斷,需要輪候2年,屆時認知能力或已進一步下降,除了所需的服務不同,經濟和照顧負擔都變大。梁綺雯亦言,推行策略要有足夠的數據支持,如研究全民了解認知障礙症的程度、社會有提供的服務等,「制訂政策時才能一針見血。」

岑啟灝補充,規劃全面的公眾教育十分重要,是構建認知障礙友善環境的核心元素。他認為,普遍市民對「長者照顧」抱有負面印象,故其社企把兩齣以照護工作、家庭照顧者及認知障礙症等為題的日本電影引入香港,啟發各界以新角度探討和推動安老服務發展。此外,他的團隊亦以虛擬實境(VR)讓各界人士從第一身角度,體驗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挑戰,建立同理心並學習實用技巧,「以軟性方式打破舊有概念,全都構思自真實藍本,讓人更易反思。」

有學者提議,培訓前線醫護以簡單認知評估作初步篩查,縮短患者輪候專科服務的時間。
有學者提議,培訓前線醫護以簡單認知評估作初步篩查,縮短患者輪候專科服務的時間。

前線醫護可助初步篩檢 縮專科輪候時間

香港的認知障礙症病例有診斷過晚的問題,有學者認為,部分認知評估操作簡單,可以培訓前線醫護作初步篩檢,甚至進行公眾教育,達至全民篩查,縮短患者輪候專科服務的時間。

有研究指出,在2007年至2017年間,被診斷患有阿茲海默症並接受醫管局護理的23467名病人當中,確診年齡中位數為84歲,而內地、英、美的大多數患者,均在75歲至84歲之間確診。理大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梁綺雯教授指,現時只有精神科及老人科醫生可作診斷,而認知障礙症有不同類別,甚至有些人士是因心血管疾病,導致微絲血管爆裂,繼而引致短期的認知障礙,診斷相當複雜且需時。

她相信,培訓前線醫護能協助初步篩檢,如教授他們使用國際公認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初步篩選出有潛在問題的患者,再請專科醫生作深入診斷,「護理同事先做第一層篩查,再交由專科醫生做腦掃描等,已可加快流程。」她說,世界生組織亦設「老年人綜合照顧指南」(ICOPE),當中利用9條問題評估長者6個範疇的能力,其中有2題適用於篩檢認知能力有否下降,準確度甚高。她說,中國多個城市及新加坡有進行相關測試及社區培訓,而香港「慢吞吞」,應及早準備。

社會福利署自2018年起推行「外傭護老培訓計劃」。
社會福利署自2018年起推行「外傭護老培訓計劃」。

識別認知衰退 盼成外傭必修科

外傭護老越趨普遍,社會福利署自2018年起推行「外傭護老培訓計劃」,提供有關認知障礙症的選修科目。有社區中心主任指,外傭是部分家庭的主要護老者,盼相關科目成為必修科,使傭工有效識別長者有認知衰退,讓專業人士及早介入並延緩情況。

參考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長者》,本港共有逾38.2萬個家庭住戶所有成員(撇除外傭)皆為長者,當中有超過4.4萬個住戶有聘請外傭,相關數字較2011年的上升85.1%。社會福利署在2018年推行「外傭護老培訓計劃」,支援長者居家安老,有份參與計劃的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樂暉傲創」中心,其主任林漢煒指,過去一期活動共有45名外傭參與培訓,超過一半(23位)正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他指,外傭除了語言障礙,更容易因為「外來者」的身份被誤會,「當長者忘記貴重物品放在何處,或會第一時間聯想到外傭『偷竊』。」他直言,有家庭接連轉聘數位外傭,都難以消除認知障礙長者對傭工的壞印象。

培訓計劃除了8個核心科目,4個選修科當中有3科跟認知障礙症有關。林漢煒建議,把部分選修科目轉為必修,讓外傭掌握認知衰退的前期症狀,使專業人士及早介入並延緩情況。

記者:仇凱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