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論壇|寶蓮寺淨因法師倡議「佛教結集」 稱香港大有可為
2024-10-17 16:47
為期3天的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今天在浙江寧波閉幕。論壇邀請來自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人士、專家學者和嘉賓代表出席,大約800多人。
「漢傳佛教走向國際,香港大有可為。」香港寶蓮禪寺住持淨因法師在第六屆世界佛教論壇上首次發起「世界佛教第七次結集」這一倡議。他提議,中國應充分利用世界佛教論壇這一平台和先進科技,以發起「第七次佛教結集」為契機,打造漢傳佛教的高端國際交流平台,提升中國佛教在國際佛教舞台上的話語權。而香港因其國際化的多元思維和中英雙語語境,在佛教傳播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歷史上,大規模的佛典收集、整理與保存工作統稱為「結集」。最早的結集始於佛陀入滅3個月,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共有六次,史稱「六次結集」,且其主導者及結集地均在海外。
淨因法師在「佛教典籍的數字化結集」分論壇上第一次提出,隨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新的佛典結集工作勢在必行;而中國佛教界,作為世界佛教版圖中最大的一部分,理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借助世界佛教論壇的平台,發起「世界佛教第七次結集」。
他稱,通過這一倡議,號召全球佛教國家的佛教組織、佛教學者共同參與,收集、整理各自的佛教文獻,最終整合成一個完整的《世界佛教文獻大數據庫》。這不僅將成為佛教史上「結集」的新里程碑,更將顯著提升中國佛教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一直以來,由於受限於載體材料,佛教文獻難以得到完整保存。自1954年第六次結集以來,已經過去70年。淨因法師認為,在當下人工智能時代,有雲存儲、區塊鏈和大數據的技術優勢,搭建好平台後,邀請全世界佛教機構免費加入,共同完成數據庫的結集。「大家共同做一個project,這樣的交流就更深入了,是落實到實處的。」
淨因法師還表示,「中國文化走出去,漢傳佛教是很好的載體。漢傳佛教走出去,香港大有作為。」香港不僅是特別行政區,也是文化特區。其特有的國際文化語境、多元的思維方式、對中英雙語的熟練運用,在對外交流上,香港有其獨特的角色要扮演。此外,在香港作為特區的氛圍下,可以做很多不同的「文化試驗」,失敗了沒關係,放手去試驗。
《星島》記者張言天 寧波報道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