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通︱高才望子女插班名校 鄧飛:需按能力釐定 否則再多「Band1」都唔夠

2024-10-24 16:04

「下一代教育」是新來港人才關注重點,不少人才希望子女能插班至本港名校,並在港落地生根。立法會大會今日(24日)討論新來港人才支援,多位議員提及子女教育,選委界鄧飛指「來港人才是學霸、學霸的子女未必是學霸」,呼籲宣傳本港教育多元化優勢,而非所有人都「迫入Band1」;選委界陳月明指本地學生擔憂大學學額競爭更激烈,希望政府留意負面聲音。

「下一代教育」是新來港人才關注重點,不少人才希望子女能插班至本港名校,並在港落地生根。
「下一代教育」是新來港人才關注重點,不少人才希望子女能插班至本港名校,並在港落地生根。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指,人才辦今年舉辦5場招聘會,超過500位僱主、23萬人才參與。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指,人才辦今年舉辦5場招聘會,超過500位僱主、23萬人才參與。
「下一代教育」是新來港人才關注重點,不少人才希望子女能插班至本港名校,並在港落地生根。
「下一代教育」是新來港人才關注重點,不少人才希望子女能插班至本港名校,並在港落地生根。
立法會大會今日(24日)討論新來港人才支援,多位議員提及子女教育。
立法會大會今日(24日)討論新來港人才支援,多位議員提及子女教育。
立法會大會今日(24日)討論新來港人才支援,多位議員提及子女教育。
立法會大會今日(24日)討論新來港人才支援,多位議員提及子女教育。

陳振英倡制定短期住宿計劃供人才入住

選委界陳月明指處,留意到網上有人組成「本地學生大學學額關注組」,擔心黑中介利用漏洞「搵生意」、協助新來港家庭子女參與DSE考試,增加相關教育資源競爭,她認為,為了政策聲譽及公眾利益,政府有必要跟進負面聲音,希望研究能否相關資源有否增加空間。

金融界陳振英表示,人才辦舉辦人才招聘會,他提議以行業為單位,例如為從事金融業的人才舉辦高端崗位的招聘會,提高崗位與人才的匹配度。他又提議,為人才進行資產、收入評估,並參考青年宿舍思路制定專項的短期住宿計劃,由私人市場提供,讓合資格人才在來港初期入住。

法律界林新強關注,以往不乏教師灌輸「港獨」思想引發族內歧視,近期空姐、乘客的族內歧視言論「影衰」香港,但就族內歧視立法的《種族歧視條例》修例至今還未提交立法會,他呼籲律政司加快速度,如人手不足可外聘律師協助,強調唯有盡快立法,才能使來港人才安心在港發展。

鄧飛建議向本地及來港人才家長宣傳香港教育多元化,及平衡應試與多元發展等教育優勢。
鄧飛建議向本地及來港人才家長宣傳香港教育多元化,及平衡應試與多元發展等教育優勢。

鄧飛:應向高才家長宣傳 並非所有人都「迫入Band1」

身兼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尚海龍提出「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議員議案,促請政府在納稅、教育、求職等不同方面協助新來港家庭。兩個修正案由選委界議員吳傑莊及嚴剛提出,涉及支持創新科技人才創業就業、培植新來港人才愛港情懷等。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指,人才辦今年舉辦5場招聘會,超過500位僱主、23萬人才參與,亦舉辦約30次招聘人才活動,讓有意來港人才了解香港機會,而明年的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個招聘會。至於來港人才子女就業,人才辦亦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們提供相關資訊,亦轉介他們的查詢給教育界跟進,並舉辦相關研討會。

教聯副會長、選委界鄧飛表示,「來港的人才是學霸、學霸的子女未必是學霸」,其子女入學需根據能力釐定;又建議向本地及來港人才家長宣傳香港教育多元化,及平衡應試與多元發展等教育優勢,而非讓所有人都盯住Band1的幾十間學校,形容「否則再擴張都沒有用」。

管浩鳴呼籲府摒棄「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盡快檢討挽留人才方面成效不彰的原因。
管浩鳴呼籲府摒棄「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盡快檢討挽留人才方面成效不彰的原因。

管浩鳴:僅一成人才願居港7年 指欠缺紮根香港意欲

選委界管浩鳴表示,經「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工作的內地人士只有約12%選擇居港7年、取得身份證,反映出內地人才同樣欠缺紮根香港的意欲,呼籲府摒棄「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盡快檢討挽留人才方面成效不彰的原因,包括為外來人才制訂相應的住屋制度,擴大人才公寓的服務範圍。

選委界譚岳衡表示,如果大家都擠進好學校,會形成資源競爭,政府應加強「香港教育普遍優質」的宣傳,或吸引外地名校在港設立分校,並長遠提升普通學校的教育質素;他又建議人才政策採取「寬進續嚴」原則,避免簽證續期被濫用,真正招攬到適合香港的人才。

勞工界林振昇表示,政府需避免有心之人炒作內地高才與香港專才的矛盾,又指有人才來港後被迫放棄專業、屈就進行普通工作,政府需小心這種「高才低用」情況,避免來港人才與輸入外勞工作重疊。

葉劉淑儀 : 政府不應如同保姆一般提供全方位服務

行會召集人、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幫助來港人才應該有限度,以往很多人才「游水來港」都能成功,相信人才能自己在港紮根,政府不應如同保姆一般全方位服務,否則本地學生亦會反問「點解唔幫我搵工、搵地方住」。

謝偉俊表示,港府未能有效協助、挽留作出多年貢獻的本港人才,甚至有意迴避該問題,直指香港社會「猛推人走、又猛吸收所謂高才」,還要在應該「開源節流」時花費額外資源,認為對香港市民不公平。他又指,小紅書上不乏「攻略」教人如何利用漏洞,將香港當成前往國外的墊腳石,形容對香港並無益處。他認為來港人才不應像電影《國產凌凌漆》中的「太陽能電筒」,需要香港用有限的資源去照他才能發光,而應該「一高就高到姚明的級別」、「毋須幫助就好shining(閃耀)」。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指,去年香港人口出現增長,主要來自於來港人才,形容他們是「高收入、高學歷、高要求」的「三高」人士,來港看中的是機遇而非福利、優惠,亦非要香港社會「做保姆」,形容「他們自己都有錢請保姆」。孫又指謝偉俊「電筒」的比喻很好,但強調來港人才並非「要用光照他們」,而是需要有人教他們如何「撳掣」,其後自然就會發光,因此政府要做的是提供更多便利及協助。他強調,現時有38萬申請、24萬獲批、16萬來港人才,但人才辦職員僅有38位職員,足以證明人才辦並非在「當保姆」,其主要工作是搭建平台、編制網絡,協助高才對接所需的民間資源。

孫玉菡又指,「高才通」的兩次續簽非常嚴格,一是找到與學歷匹配的工作,或者自己創業貢獻香港經濟,才能真正成為香港人。他表示,政府會盡力完成政府訂立的「5萬人續簽」KPI,唯強調目標並非留下每一位來港人才,而是讓能在香港發光發亮、做出貢獻的人才留下;又指香港在這方面應對標紐約、倫敦,能給到人才的是機會和機遇,通過香港制度優勢吸引人才,又因為大量人才匯聚進一步鞏固優勢,形成良性循環。

尚海龍提出「跟進新來港人才融入香港措施」的議員議案,經選委界議員吳傑莊及嚴剛修正後獲得通過。

記者 常彧璠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187235123.xyz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